不识抬举
不识抬举的意思
不识抬举的详细解释
【释义】
指责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别人的礼遇优待。※语或出《西游记》第六四回。
【典源】
※《西游记》第六四回
三藏听言,遂变了颜色,跳起来高叫道:“汝等皆是一类怪物,这般诱我!当时只以低行之言,谈玄谈道可也;如今怎么以美人局来骗害贫僧!是何道理!”四老见三藏发怒,一个个咬指担惊,再不复言。那赤身鬼使,暴躁如雷道:“这和尚好不识抬举!我这姐姐,那些儿不好?他人材俊雅,[1],不必说那[2],只这一段诗材,也配得过你。你怎么这等推辞!休错过了!孤直公之言甚当。如果不可苟合,待我再与你主婚。”三藏大惊失色。凭他们怎么胡谈乱讲,只是不从。
注解
[1]玉质娇姿:形容姿貌肌肤之美。
[2]女工针指:指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
【典故】
“不识抬举”的“抬举”,是指别人对自己的看重和礼遇,“不识抬举”是用来指责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别人的礼遇优待。见用于《西游记》第六四回。这一回中提到:唐三藏和徒弟们在西去求经的路上,经过一条布满荆棘的路,来到一座古庙前。一阵风吹起,忽然出现了一位老者,把唐三藏带到一座石屋前,向他说明来意,因为夜晚风清月霁,特请唐三藏来会友谈诗。接著又出现了三位老者,各有称号,对待唐三藏也非常礼遇,邀请他进入石屋饮茶吟诗,然后这五人就著诗兴,相和起来了。过了许久,有两个青衣女童提著一对灯笼,后引著一位仙女,仙女手上转动著一枝杏花,笑吟吟地走进门。这位仙女原来是杏仙,容貌美丽,仪态端庄,因听闻有佳客在此,也来一起吟诗。她并且对唐三藏表达爱慕之意,一旁四位老者也都愿意做媒,成就这份姻缘。但唐三藏一听,脸色丕变,大声数落他们共同设此美人计要来陷害他。四老一看唐三藏生气,都不再多说了。此时四老的赤身使者却暴跳如雷地指责唐三藏,说他不识抬举,竟然不接受大家的美意!这个杏仙长得漂亮,有才华,别说那些女工方面的事,就她先前所吟的那段诗,就足以匹配得过。极力要促成他俩。这时唐三藏已经大惊失色,但任凭他们怎么胡乱谈论著,就是坚持而不屈从。幸而稍后唐三藏的弟子们已经找寻到此,这时那四老与赤身使者,以及仙女、女童都消失不见了,唐三藏也因此得救。后来“不识抬举”被用来指责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别人的礼遇优待。
【书证】
- 01.《西游记》第六四回:“这和尚好不识抬举!我这姐姐,那些儿不好?”(源)
- 02.《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我把你这不识抬举不上芦苇的忘八羔子!你那老子挺了脚,你妈跟的人走了,我倒看拉不上,将了你来养活。”
- 03.《儒林外史》第一回:“你这都说的是甚么话!票子传著倒要去,帖子请著倒不去?这不是不识台(抬)举了!”
- 04.《红楼梦》第五八回:“不识台(抬)举的东西!怪不得人人说戏子没一个好缠的,凭你什么好人,入了这一行,都弄坏了。”
- 05.《三侠五义》第五四回:“谁知胡烈听了,登时翻脸,说小人不识抬举,就把我捆起来,监禁在此。”
- 06.《三侠五义》第七七回:“我好意敬你酒,你为何不识抬举?你休要咬文嚼字的。”
【用法】
语义指责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别人的礼遇优待。
类别用在“不知好歹”的表述上。
例句
①我当你是朋友,才愿意帮你,你别不识抬举。
②见他这么不识抬举,大家也就不再多说,懒得理会了。
③你再这样不识抬举地得罪别人,只怕没人愿意和你做朋友。
④他向来自以为是,不识抬举得很,你就别和他一般见识吧!
⑤他已表明拒绝你的帮忙,既然那么不识抬举,你又何必理他?
⑥难得有个条件那么好的人追求你,你怎么不识抬举地拒绝他呢?
⑦我拜托了好久,他才愿意见你,你居然一口回绝,真是不识抬举!
不识抬举的翻译
- fail to appreciate somebody's kindness
- 人(ひと)の好意(こうい)をつけあがる
- быть неблагодáрным
- ne pas savoir apprécier les faveurs,les bienveillances,les bonté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