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十年,今来始一试。自抱轮因材,构厦随所置。世人苦寒俭,舞袖先择地。斤削不能迁,罂盎各自器。君子储百用,多藏如列肆。深厉与浅揭,所向皆如志。看本青云主,摩空排健翅。置之承明庐,枚马当偃帜。才多厌闲散,翩然去作吏。方今清华秩,骈拇仅云备。不如膺专城,张驰

法书遥逐使车还,嘉句新从相府颂。牢落二贤天地外,风流三绝古今间。台文竞耀高逾丽。化笔交挥老更闲。不用悲吟恐飞去,岂无神物护重关。

病起身犹健,登临兴不孤。石泉当户泻,山鸟入云呼。败叶秋皆堕,寒烟晚欲无。此中堪闭户,还拟著《潜夫》。

八十云巢老,诸公旧典刑。心情古井水,辈行晓天星。身健登高阁,眼明书六经。尝闻荐遗逸,何以报朝廷。

东风莺友旧联飞,彫岁鵾弦此怆离。路怨亭皋长续短,客嗟京邑素为缁。且欣便道还家近,未厌无闻得掾卑。汉殿有人能夜诵,君才不减子虚辞。

万古风涛浸石岩,老苔垂足细{髻吉换监}鬖。传闻海底珠无数,何事从来散不簪。

博雅今萧翼,招延小孟尝。虽操牙算子,不废□□□。秘箧珍储富,公车荐墨香。惟应猿鹤怨,三载□□房。

才子囊书入帝京,鷃}飞安敢料鹏程。赴南宫缓功夫久,携北碑多嗜好清。玉镜台边无别泪,金花笺上有芳名。可怜病叟如蜗缩,呵冻题诗当饯行。

初看华扁知趋向,徐览群言见切磋。鹄至安能令弈善,羊亡岂不为歧多。爻重翼十几繁矣,贰二参三柰一何。老汉暮年无顿处,轩中半榻肯分麽。

已载相如赋,还披杜老诗。团团自长叶,佳实欠累累。

唐人犹有故家存,山裹鸬鹚步下村。宗派傥容诗嗣续,横枝吾亦是儿孙。

青州三绝碑,复还范氏事尤奇。不知百世闻风者,更有何人似伯夷。

整棹泛澄湖,春物畅我怀。前登何山岭,短策穷萦回。晋代有高人,结屋临涧隈。至今读书地,石磴不生苔。幽踪去已久,遗构安在哉。山僧依胜迹,下结莲花台。乱来各飘荡,龙象亦倾颓。乃知兴坏理,道俗俱可哀。清风动岩壑,松声四山来。只疑斯人存,遗韵尚徘徊。我欲招其魂,举目

有耳不听下巴人,有手不写剧秦美新。天生灵物寄我体,可惜秽弃同埃尘。清风百世希文老,一字流传今是宝。谁知堂堂伯夷颂,曾借春晖发枯槁。韩子也复英雄姿,冰寒半峻余文辞。吹嘘自起北海隐,脍炙聊慰西山饥。天荒地老精灵在,处处江湖红散彩。青离孔氏忽自归,今遇龚侯如有待

耸脰攒蹄一驻鞍,毡衣韦帽白漫漫。祗应田舍骑牛者,无此风沙踏雪寒。

班固人表吾尝疑,第一武王二伯夷。我谓伯夷可第一,武未尽善宜二之。退之第一唐文人,希文第一宋辅臣。韩为夷颂范为写,三绝谁为什袭珍。星奎运逾三百年,皇佑庆历诸钜贤。逮至渡江乾淳后,珠题玉跋盈长篇。范氏袞袞饶公侯,幽州栝州至苏州。行军元昊惊破胆,义庄睦族春复秋。

灵源独耀脱根尘,岂论空身与色身。若论有无宁见法,须知开悟不因人。病瘖得味难形语,走饿还家忽忘贫。薪火相交多少险,烦师与众指迷津。

米坊能者较些些,七百僧中独作家。半夜传来衣有据,机前收得镜无瑕。祖师只麽闲舂碓,若子如今莫撒沙。古井先秋念枯冷,金绳钓出玉虾蟆。

寻常忘物我,浑不涉希夷。梦落秋坛冷,从教斗柄移。

前代风流颜太师,英风烈烈动朝仪。危身已著当时节,正笔犹开百世疑。儿作此书真识路,翁因忆汝念临岐。殷勤莫改平原脚,庆及门闾会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