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杂兴六首

深居杂兴六首朗读

上书可有三千牍,下笔曾无一百函。
閒卷孤怀背尘世,独营幽事傍云岩。
僧分乳食来阴洞,鹤觸茶薪落蠹杉。
未似周颙少贞胜,北山应免略相衔。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下笔尘世乳食
相关诗文:

深居杂兴六首译文及注释

《深居杂兴六首》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上书可有三千牍,
下笔曾无一百函。
閒卷孤怀背尘世,
独营幽事傍云岩。

僧分乳食来阴洞,
鹤触茶薪落蠹杉。
未似周颙少贞胜,
北山应免略相衔。

中文译文:
写了三千多卷书,
却只寄出不到一百封。
我孤独地卷起思绪,背离尘世,
独自从事幽雅的事情,靠近云岩。

僧人送来乳食,进入阴暗的洞穴,
鹤触碰到茶火,落在被虫蛀的杉木上。
我不像周颙那样年少时就有才名,
北山的景色应该不会被轻易相提并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林逋深居山中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他自称写了三千多卷书,但只寄出了不到一百封,暗示他在深山中独自沉思,远离尘世的喧嚣。他将自己的心思和情感都卷起来,背离尘世的纷扰,专注于追求幽雅的事物,与云岩相伴。

诗中提到僧人送来乳食,鹤触碰茶火,落在被虫蛀的杉木上,这些描写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色彩。僧人送来乳食,暗示着林逋与外界的联系,而鹤触碰茶火、落在被虫蛀的杉木上,则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事物的腐朽。这些描写与林逋深居山中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他追求幽雅和超脱尘世的心境。

最后两句提到了周颙,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以才名闻名。林逋自谦未能像周颙那样年少时就有才名,但他认为北山的景色应该不会被轻易相提并论,暗示自己的独特性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林逋深居山中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表达了他追求幽雅和超脱尘世的心境,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深居杂兴六首读音参考

shēn jū zá xìng liù shǒu
深居杂兴六首

shàng shū kě yǒu sān qiān dú, xià bǐ céng wú yī bǎi hán.
上书可有三千牍,下笔曾无一百函。
xián juǎn gū huái bèi chén shì, dú yíng yōu shì bàng yún yán.
閒卷孤怀背尘世,独营幽事傍云岩。
sēng fēn rǔ shí lái yīn dòng, hè chù chá xīn luò dù shān.
僧分乳食来阴洞,鹤觸茶薪落蠹杉。
wèi shì zhōu yóng shǎo zhēn shèng, běi shān yīng miǎn lüè xiāng xián.
未似周颙少贞胜,北山应免略相衔。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诗文推荐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閒临水久,蜂懒采花疏。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晶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澄鲜祇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数年闲作园林主,未有新诗到小梅。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栾空绕百千回。荒邻独映山初尽,晚景相禁雪欲来。寄语清香少愁结,为君吟罢一衔杯。

下傍盱眙县,山崖露寺门。疏钟过淮口,一径入云根。竹老生虚籁,池清见古源。高僧拂经榻,茶话到黄昏。

岸帻倚微风,柴篱春色中。草长团粉蝶,林暖坠青虫。载酒为谁子,移花独乃翁。于陵偕隐事,清尚未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