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圣俞见寄

依韵和圣俞见寄朗读

与君结交深,相济同水火。
文章发春葩,节行凛筠笴。
吾才已愧君,子齿又先我。
君恶予所非,我许子云可。
厥趣共乖时,畏涂难转輠。
道肥家所穷,身老志弥果。
每嗟游从异,有甚樊笼锁。
天匠染青红,花腰呈袅娜。
苟能杯酌同,直待冠巾堕。
无欺校雠贫,盐米尚余颗。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依韵和圣俞见寄译文及注释

《依韵和圣俞见寄》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与君结交深,相济同水火。
我与你的交情深厚,互相帮助如同共渡水火。

文章发春葩,节行凛筠笴。
你的文章如春天的花朵一样绽放,你的品行高洁如竹子一般坚韧。

吾才已愧君,子齿又先我。
我觉得自己的才华已经不如你,而你的成就又超过了我。

君恶予所非,我许子云可。
你不喜欢我所做的事情,我愿意接受你的意见。

厥趣共乖时,畏涂难转輠。
我们的命运与时代不合,害怕改变困难重重。

道肥家所穷,身老志弥果。
修养虽然丰富,但家境贫寒,年纪渐长,志向却更加坚定。

每嗟游从异,有甚樊笼锁。
我常常感叹自己的境遇与众不同,好像被困在一个笼子里。

天匠染青红,花腰呈袅娜。
上天的工匠给大自然染上了青绿和红色,花朵婀娜多姿。

苟能杯酌同,直待冠巾堕。
如果我们能够共同分享美酒,直到白发苍苍。

无欺校雠贫,盐米尚余颗。
我们不欺负穷人,连盐和米都还有余粮。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彼此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作者自谦才华不及朋友,但仍然愿意接受朋友的意见。诗中也表达了对时代和命运的无奈,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最后,诗人希望能与朋友共享美酒,直到白发苍苍,并强调了对贫穷人的善待。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和风貌。

依韵和圣俞见寄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shèng yú jiàn jì
依韵和圣俞见寄

yǔ jūn jié jiāo shēn, xiāng jì tóng shuǐ huǒ.
与君结交深,相济同水火。
wén zhāng fā chūn pā, jié xíng lǐn yún gǎn.
文章发春葩,节行凛筠笴。
wú cái yǐ kuì jūn, zi chǐ yòu xiān wǒ.
吾才已愧君,子齿又先我。
jūn è yǔ suǒ fēi, wǒ xǔ zi yún kě.
君恶予所非,我许子云可。
jué qù gòng guāi shí, wèi tú nán zhuǎn guǒ.
厥趣共乖时,畏涂难转輠。
dào féi jiā suǒ qióng, shēn lǎo zhì mí guǒ.
道肥家所穷,身老志弥果。
měi jiē yóu cóng yì, yǒu shèn fán lóng suǒ.
每嗟游从异,有甚樊笼锁。
tiān jiàng rǎn qīng hóng, huā yāo chéng niǎo nuó.
天匠染青红,花腰呈袅娜。
gǒu néng bēi zhuó tóng, zhí dài guān jīn duò.
苟能杯酌同,直待冠巾堕。
wú qī jiào chóu pín, yán mǐ shàng yú kē.
无欺校雠贫,盐米尚余颗。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诗文推荐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

班班林间鸠,谷谷命其匹。迨天之未雨,与汝勿相失。春原洗新霁,绿叶暗朝日。鸣声相呼和,应答如吹律。深栖柔桑暖,下啄高田实。人皆笑汝拙,无巢以家室。易安由...

王者居尊本无外,由来天下以为家。六龙白日乘云去,何用金钱买道车。

始见行春◇,俄闻引葬箫。笑言犹在耳,魂魄遂难招。天象奎星暗,辞林玉树凋。朔风吹霰雪,铭旐共飘飘。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君不见曼卿子美真奇才,久已零落埋黄埃。子美生穷死愈贵,残章断◇如琼瑰。曼卿醉题红粉壁,壁粉已剥昏烟煤。河倾昆仑势曲折,雪压太华高崔嵬。自从二子相继没,...

奉祠严秘馆,摄事罄精诚。岁晏悲木落,天寒闻鹤鸣。念昔丘壑趣,岂知朝市情。弱龄婴仕宦,壮节慕功名。多病◇厚禄,早衰叹余生。未知犬马报,安得遂归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