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残红药迟,此物共春归。
名字因壶酒,风流付枕帏。
坠钿香径草,飘雪净垣衣。
玉气晴虹发,沈材锯屑霏。
直知多不厌,何忍摘令稀。
常恨金沙学,颦时正可挥。
梅残红药迟,此物共春归。名字因壶酒,风流付枕帏。坠钿香径草,飘雪净垣衣。玉气晴虹发,沈材锯屑霏。直知多不厌,何忍摘令稀。常恨金沙学,颦时正可挥。
《见诸人唱和酴醾诗辄次韵戏咏》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梅花凋谢红色药材迟迟,这种东西都与春天回归有关。
因为这是酒壶中的酿酒,风流事物交付给寝帐。
玉钿掉落在芳香的小径上,像飘雪一样洁净衣衫。
玉的气息发出清晰的彩虹,沉木的碎屑飘散。
直接知道很多也不会厌倦,怎么忍心摘取那稀少的令人喜爱之物。
常常憎恨金沙学问,皱眉的时候才能正好挥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富有情调的元素。梅花已经凋谢,但红色的残瓣仍然存在,暗示着春天即将来临。作者将这种景象与壶中的酒联系在一起,将风流的意象交给了床帐之间,营造出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一个芳香小径上的场景,玉钿掉落在草地上,犹如飘雪般洁净。这里,玉和沉木的对比,展示了高贵与朴素的对立。玉的气息以晴空和虹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沉木则化为了锯屑,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对比。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稀少之物的珍爱与不舍。他明白许多事物都是稀有的,但并不会因此感到厌倦,而是不忍心去摘取它们。最后一句提到了金沙学问,暗示作者对世俗知识的不满,只有在皱眉的时候,才能真正挥动自己的才华。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示了作者对春天和情感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真正才华的向往。
jiàn zhū rén chàng hè tú mí shī zhé cì yùn xì yǒng
见诸人唱和酴醾诗辄次韵戏咏
méi cán hóng yào chí, cǐ wù gòng chūn guī.
梅残红药迟,此物共春归。
míng zì yīn hú jiǔ, fēng liú fù zhěn wéi.
名字因壶酒,风流付枕帏。
zhuì diàn xiāng jìng cǎo, piāo xuě jìng yuán yī.
坠钿香径草,飘雪净垣衣。
yù qì qíng hóng fā, shěn cái jù xiè fēi.
玉气晴虹发,沈材锯屑霏。
zhí zhī duō bù yàn, hé rěn zhāi lìng xī.
直知多不厌,何忍摘令稀。
cháng hèn jīn shā xué, pín shí zhèng kě huī.
常恨金沙学,颦时正可挥。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