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伐报功频,刘氏亲为魏国宾。
毕竟以丕成霸业,岂能于汉作纯臣。
两都秋色皆乔木,二祖恩波在细民。
驾驭英雄虽有术,力扶宗社可无人。
南征北伐报功频,刘氏亲为魏国宾。毕竟以丕成霸业,岂能于汉作纯臣。两都秋色皆乔木,二祖恩波在细民。驾驭英雄虽有术,力扶宗社可无人。
《读曹公传》是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征北伐报功频,
刘氏亲为魏国宾。
毕竟以丕成霸业,
岂能于汉作纯臣。
两都秋色皆乔木,
二祖恩波在细民。
驾驭英雄虽有术,
力扶宗社可无人。
诗意:
这首诗词主题围绕着曹操的传记展开,表达了黄庭坚对曹操的敬佩和思考。诗人通过赞美曹操在南征北伐中频频报功,以及刘备亲自为曹操国宾的行为,强调曹操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卓越成就。然而,诗人也思考到曹操当时的霸业虽然辉煌,但他是否能够在汉朝成为真正的忠臣。
赏析:
黄庭坚通过这首诗词将他对曹操的评价进行了一番思考和评判。诗中以南征北伐报功频繁来赞美曹操在军事上的英勇和才华,同时提及刘备亲自为曹操担任国宾,显示出曹操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和地位。然而,诗人在表达对曹操的敬佩之余,也暗含了自己对曹操统一天下的理想的质疑。诗人认为,曹操虽然有才华和政治手腕,但他的霸业是否能够被视为纯粹的臣子而不是崇尚个人利益和权力的君主,这是诗人对曹操的拷问。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两都(指洛阳和许昌)的秋色皆是乔木,表达了曹操的功业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更是对人民的恩泽。诗人称曹操为"二祖",强调他对百姓的恩德以及对社会的扶助。最后两句"驾驭英雄虽有术,力扶宗社可无人",表达了诗人对于领导者的思考。诗人认为驾驭英雄是一种技巧,但真正能够力扶宗社(指国家和社会)的人却不容易找到。
整首诗词在赞美曹操的同时,也透露了黄庭坚对于领导者应有的品质和责任的思考。诗中既有对曹操成就的赞颂,又有对其权力和忠诚的质疑,从这种思考中展现了诗人对于人与权力、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关系的思索。
dú cáo gōng chuán
读曹公传
nán zhēng běi fá bào gōng pín, liú shì qīn wèi wèi guó bīn.
南征北伐报功频,刘氏亲为魏国宾。
bì jìng yǐ pī chéng bà yè, qǐ néng yú hàn zuò chún chén.
毕竟以丕成霸业,岂能于汉作纯臣。
liǎng dū qiū sè jiē qiáo mù, èr zǔ ēn bō zài xì mín.
两都秋色皆乔木,二祖恩波在细民。
jià yù yīng xióng suī yǒu shù, lì fú zōng shè kě wú rén.
驾驭英雄虽有术,力扶宗社可无人。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