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朗读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译文及注释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是宋代黄庭坚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离别时的伤感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万里相看忘逆旅,
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
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
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
从此频书慰断肠。

中文译文:
相隔万里,相互望眼欲穿却无法相见,忘却了曾经的逆旅之苦。
三声清泪洒落在离别的酒杯之中。
朝霞如云,回忆往日攀登的天上梦境,
夜雨何时能够与你共同感受寒凉之感。

急雪覆盖山脊,使影子相互交织不分,
惊风使得雁群无法成行。
归船在天际常常回首,
从此以后,频繁地写信来慰藉我伤痛的心灵。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黄庭坚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诗人与元明黔南相隔万里,无法相见,但他们的相思之情却不减。诗中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物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赏析:
黄庭坚以流畅的诗句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离别的伤感。诗人运用意象丰富的描写,如朝云、夜雨、急雪等,将离别的情感和自然景物相结合,增加了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共鸣。诗人通过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关怀和祝福,展现了他的情感细腻和才华横溢。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读音参考

hé dá yuán míng qián nán zèng bié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wàn lǐ xiāng kàn wàng nì lǚ, sān shēng qīng lèi luò lí shāng.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zhāo yún wǎng rì pān tiān mèng, yè yǔ hé shí duì tà liáng.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jí xuě jí líng xiāng bìng yǐng, jīng fēng hóng yàn bù chéng háng.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guī zhōu tiān jì cháng huí shǒu, cóng cǐ pín shū wèi duàn cháng.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黄庭坚诗文推荐

雪尽虚檐滴,春从细草回。德人泉下梦,俗物眼中埃。久立我有待,长吟君不来。重玄锁关龠,要待玉匙开。

怨句识之推,商歌知甯戚。我占晁氏贤,乃在赋行役。同游羿彀中,傥免非尔力。滔滔今如此,去邦将安适。

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後如来印。日中一钵千家饭,处处作佛事饶益。以我身心五分香,作光明云雨大千。取火燃香世界主,能遍法界唯心办。

堂堂阳元公,人物妙晋东。魏侯多能事,彷佛见家风。长鱼无波涛,坐与虾蚬同。诸山摇落尽,旅食岁时穷。

桑舆金石交,既别十日雨。子舆裹饭来,一笑相告语。杨子果箪瓢,诸公不能举。傥可从我归,沙头驻鸣橹。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贝锦不足歌,请陈江汉诗。美人出江汉,窈窕世未窥。折兰不肯佩,告我以蚕饥。独归岂惮远,三危露如饴。

相如用全赵,留侯开有汉。名登太山重,功略天下半。让颇封韩彭,事成群疑泮。天道当曲全,小智骜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