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见梅寄曾无疑

山中见梅寄曾无疑朗读

香动寒山寂寞滨,直从空谷见佳人。
树头树底参差雪,枝北枝南次第春。
有此瑰琦在岩壑,其他草树亦精神。
移根上苑谁云晚,桃李依然在后陈。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山中见梅寄曾无疑译文及注释

诗词:《山中见梅寄曾无疑》

香动寒山寂寞滨,
直从空谷见佳人。
树头树底参差雪,
枝北枝南次第春。
有此瑰琦在岩壑,
其他草树亦精神。
移根上苑谁云晚,
桃李依然在后陈。

中文译文:
在寒冷的山中,梅花散发出芳香,
直接从空谷中看到了美丽的女子。
树顶和树底的梅花参差地开放着,
枝条从北到南依次迎来春天。
这种瑰丽的景象在山岩和山谷中存在,
其他的草木也显得生机勃勃。
移根到皇宫花园的人怎么能说晚呢,
桃李花依然盛开在后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的诗人戴复古创作,通过描绘山中的梅花景色,表达了对美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讴歌。

诗中的寒山和滨指的是寒冷的山区,而梅花的香气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动人。诗人直接从空谷中看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山中偶然遇到了一位出色的女子,使他感到惊喜和欣喜。

诗中的梅花在树的顶部和底部参差开放,枝条从北到南依次迎来春天。这种景象表达了梅花的独特之处,它能在寒冷的冬季中开放,并且逐渐引领春天的到来,显示了它的坚强和顽强生命力。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梅花的独特价值,它们在山岩和山谷中绽放,犹如瑰宝一般。其他的草木也因梅花的存在而显得精神焕发,彰显了梅花的影响力和魅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梅花的持久美丽。即使梅花的根被移植到皇宫花园,也不会因此而凋谢,桃李花依然继续盛开。这里可以理解为美丽的事物终将得以保留,即使环境发生变化,也能够保持其独特魅力。

这首诗以寒山梅花为背景,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和表达对美丽的赞美,表达了戴复古对生命力和美好事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山中见梅寄曾无疑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jiàn méi jì céng wú yí
山中见梅寄曾无疑

xiāng dòng hán shān jì mò bīn, zhí cóng kōng gǔ jiàn jiā rén.
香动寒山寂寞滨,直从空谷见佳人。
shù tóu shù dǐ cēn cī xuě, zhī běi zhī nán cì dì chūn.
树头树底参差雪,枝北枝南次第春。
yǒu cǐ guī qí zài yán hè, qí tā cǎo shù yì jīng shén.
有此瑰琦在岩壑,其他草树亦精神。
yí gēn shàng yuàn shuí yún wǎn, táo lǐ yī rán zài hòu chén.
移根上苑谁云晚,桃李依然在后陈。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戴复古诗文推荐

吾家老茅屋,破漏尚可住。门前五巨樟,枝叶龙蛇舞。半空隔天日,六月不知暑。西照坐东偏,南薰开北户。胡为舍是居,受此炮炙苦。

大渴遇甘井,汲多井欲竭。入喉化为汗,不救胸中热。吾闻三危露,迥与众水别。其色莹琉璃,其冷胜冰雪。安得一杯来,为我解此渴。

簦笠相随走路岐,一春不换旧征衣。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左手遮赤日,右手招清风。挥汗不能已,扇笠竞要功。南山龙吐云,腾腾满虚空。一雨变清凉,万物随疏通。向人无德色,大哉造化工。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叶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处处逢花,家家插柳。政寒食、清时时候。奉板舆行乐,使星随后。人间稀有。出郭寻仙,绣衣春昼。马上列、两行红袖。对韶华一笑,劝国夫人酒。百千长寿。

日月易流转,一年仍一年。身从忧患老,事逐岁时迁。白首未闻道,清贫不愧天。寒林松柏瘦,花柳又春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