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车二首

画车二首朗读

九衢歌舞颂王明,谁恻寒泉独自清。
赖有千车能散福,化为膏雨满重城。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寒泉化为重城
相关诗文:

画车二首译文及注释

《画车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衢歌舞颂王明,
谁恻寒泉独自清。
赖有千车能散福,
化为膏雨满重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华盛世的画面,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和祝福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交织繁华景象和寒泉清幽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对时代风貌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九衢歌舞颂王明”,描绘了街道上热闹的歌舞场景,表达了人们对国家的欢庆和颂扬之情。九衢指的是繁华热闹的大街,歌舞是人们欢庆的方式,王明则是指国家的兴盛和明君的统治。

第二句“谁恻寒泉独自清”,通过与首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描绘了一个清幽寒冷的泉水。这里的寒泉可以被理解为诗人内心深处对清净、淡泊的向往和追求。作者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对浮华喧嚣的世界的反思,同时也是在暗示自己的独特性格和思想境界。

接下来两句“赖有千车能散福,化为膏雨满重城”,通过借景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祝福和赞美。千车散福表示国家繁荣兴盛,膏雨满重城则象征着国家富足和人民幸福。这种由车辆散发的福气和由天降的膏雨所带来的滋润,使得整个城市充满了繁荣和喜庆的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繁华与清幽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兴盛和自身淡泊清静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苏轼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画车二首读音参考

huà chē èr shǒu
画车二首

jiǔ qú gē wǔ sòng wáng míng, shuí cè hán quán dú zì qīng.
九衢歌舞颂王明,谁恻寒泉独自清。
lài yǒu qiān chē néng sàn fú, huà wéi gāo yǔ mǎn zhòng chéng.
赖有千车能散福,化为膏雨满重城。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苏轼诗文推荐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天将铲隋乱,帝遣六龙来。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飙驰不及视,山川俨莫回。长鸣视八表,扰扰万驽骀。秦王龙凤姿,鲁鸟不足摧。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区区数...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古语云煎水不煎茶。)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従活...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天。我欲然犀看,龙应抱宝眠。谁能孤石上,危坐试僧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