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岭寄子由

过岭寄子由朗读

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
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光荣归佩呈佳瑞,瘴疠幽居弄晚岚。
从此西风瘐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光荣佳瑞瘴疠幽居
相关诗文:

过岭寄子由译文及注释

《过岭寄子由》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投送奏章是常谈,能够为冤屈洗雪也甘愿。一片赤诚心向天日下,几行清泪滴在云南的岭上。荣光回报,瑞兆佩戴,瘴疠的幽居中晚霞流连。从此以后,西风吹过凋谢的梅花,又将迎接谁伴着马毛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自己的政治生涯和遭遇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苏轼曾因言辞激烈而多次被贬谪,这首诗词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政治经历的回顾和自我反思。诗中提到了投送奏章和献策的经历,表达了他经常参与政治、献策谏言的心态。诗人表示,尽管他的政治历程中有许多争议和冤屈,但他仍然乐于为正义事业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无怨无悔。他坚守的赤诚之心犹如一片红艳的太阳,照耀在天地间。诗人还提到自己在云南的岭上流泪,这可能暗示他在贬谪途中的孤寂和痛苦。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坚持正义、不畏艰险的品质和追求。诗中的"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表达了诗人为政治理念奋斗的决心和勇气。他坚信自己的努力可以为冤屈洗雪,即使面临死亡也无所畏惧。"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这句表达了他内心的真诚和痛苦,同时也暗示了他在贬谪途中的孤独和辛酸。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光荣归佩呈佳瑞",表达了他对于光荣回报和重返政治舞台的期望。然而,诗的结尾却带有一丝凄凉和无奈的意味,"从此西风瘐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暗示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寂寞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对政治生涯的反思和对正义的坚守。他表达了愿意为理想奋斗的决心和追求,并且在遭遇困境时仍然保持着一颗赤诚的心。这首诗词通过真挚的情感和艺术的表达,展示了苏轼作为文人和政治家的风范。

过岭寄子由读音参考

guò lǐng jì zǐ yóu
过岭寄子由

tóu zhāng xiàn cè mán duō tán, néng xuě yuān zhōng sǐ yì gān.
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
yī piàn dān xīn tiān rì xià, shù xíng qīng lèi lǐng yún nán.
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guāng róng guī pèi chéng jiā ruì, zhàng lì yōu jū nòng wǎn lán.
光荣归佩呈佳瑞,瘴疠幽居弄晚岚。
cóng cǐ xī fēng yǔ méi xiè, què yíng shuí yǔ mǎ sān sān.
从此西风瘐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苏轼诗文推荐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天将铲隋乱,帝遣六龙来。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飙驰不及视,山川俨莫回。长鸣视八表,扰扰万驽骀。秦王龙凤姿,鲁鸟不足摧。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区区数...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古语云煎水不煎茶。)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従活...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天。我欲然犀看,龙应抱宝眠。谁能孤石上,危坐试僧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