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

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朗读

中山保塞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
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松荒三径思元亮,草合平池忆惠连。
白发归心凭说与,古来谁似两疏贤。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写,《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山保塞两穷边,
卧治雍容已百年。
顾我迂愚分竹使,
与君谈笑用蒲鞭。
松荒三径思元亮,
草合平池忆惠连。
白发归心凭说与,
古来谁似两疏贤。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他的朋友李端叔送行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中山保塞两个贫瘠边疆的景象,表达了对这些地方长期辛勤耕耘的人们的赞赏。诗人自称是一个迂腐无能的官员,用自嘲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李端叔的敬意和友谊。诗人回忆起与朋友们在竹林中谈笑的情景,以及在松荒草合的平池畔思念着元亮和惠连,表达了对过去友谊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最后,诗人表示他愿意用他的回忆和心意与李端叔分享,并赞叹了古代的贤人们在友情方面的稀少和难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边疆贫困地区的描绘和自嘲的口吻,展现了苏轼对普通人的尊重和对友情的珍视。他以一种自然亲切、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了对友谊的认同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感受力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此外,诗中还体现了苏轼对古代贤人的羡慕和对友情真挚性的思考,使整首诗增添了一层哲理和深度。

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读音参考

cì yùn lǐ duān shū sòng bǎo cuì dí ān cháng fù quē jiān jì zǐ yóu
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

zhōng shān bǎo sāi liǎng qióng biān, wò zhì yōng róng yǐ bǎi nián.
中山保塞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
gù wǒ yū yú fēn zhú shǐ, yǔ jūn tán xiào yòng pú biān.
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sōng huāng sān jìng sī yuán liàng, cǎo hé píng chí yì huì lián.
松荒三径思元亮,草合平池忆惠连。
bái fà guī xīn píng shuō yǔ, gǔ lái shuí shì liǎng shū xián.
白发归心凭说与,古来谁似两疏贤。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苏轼诗文推荐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天将铲隋乱,帝遣六龙来。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飙驰不及视,山川俨莫回。长鸣视八表,扰扰万驽骀。秦王龙凤姿,鲁鸟不足摧。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区区数...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古语云煎水不煎茶。)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従活...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天。我欲然犀看,龙应抱宝眠。谁能孤石上,危坐试僧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