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作岁寒知松柏诗龙蛰虽高卧,鸡鸣不废时。
炎凉徒自变,茂悦两相知。
已负栋梁质,肯为儿女姿。
那忧霜贸贸,未喜日迟迟。
难与夏虫语,永无秋实悲。
谁知此植物,亦解秉天彝。
士作岁寒知松柏诗龙蛰虽高卧,鸡鸣不废时。炎凉徒自变,茂悦两相知。已负栋梁质,肯为儿女姿。那忧霜贸贸,未喜日迟迟。难与夏虫语,永无秋实悲。谁知此植物,亦解秉天彝。
《次韵黄鲁直效进》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士作岁寒知松柏,
诗龙蛰虽高卧,
鸡鸣不废时。
炎凉徒自变,
茂悦两相知。
已负栋梁质,
肯为儿女姿。
那忧霜贸贸,
未喜日迟迟。
难与夏虫语,
永无秋实悲。
谁知此植物,
亦解秉天彝。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士人在岁寒时节能够认识到松柏的坚强与龙蛰的高昂,鸡鸣不因时节而停歇的坚持精神。无论是炎热还是寒冷,自然界的荣枯变化与人们的喜怒哀乐相互关联。士人已经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但他们也愿意为后代子孙的美好前景承担责任。尽管他们担忧将要到来的冬天,但他们并不喜欢夏天的拖延,因为夏虫无法预测秋天的收获。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种植物也能够领悟到天命的秘密。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人生的哲理。苏轼以松柏和龙蛰作为象征,揭示了士人在严寒时节所展现的坚韧品质。鸡鸣不废时的形象也强调了时间的珍贵与不可逆转性。诗中的炎凉转变、茂悦相知,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生关系。
诗人通过已负栋梁质、肯为儿女姿的描述,表达了士人对家国和子孙的责任感。然而,他们仍然忧虑冬天的到来,因为他们无法预测未来的变化,就像夏虫无法预测秋天的收获一样。诗中的“植物”一词,可以理解为士人自身,暗示他们也能够领悟到天命的奥秘。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士人的心理和人生态度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的珍视、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忧虑。在表面的自然景观之下,蕴含着对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深思。
cì yùn huáng lǔ zhí xiào jìn
次韵黄鲁直效进
shì zuò 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 shī lóng zhé suī gāo wò, jī míng bù fèi shí.
士作岁寒知松柏诗龙蛰虽高卧,鸡鸣不废时。
yán liáng tú zì biàn, mào yuè liǎng xiāng zhī.
炎凉徒自变,茂悦两相知。
yǐ fù dòng liáng zhì, kěn wèi ér nǚ zī.
已负栋梁质,肯为儿女姿。
nà yōu shuāng mào mào, wèi xǐ rì chí chí.
那忧霜贸贸,未喜日迟迟。
nán yǔ xià chóng yǔ, yǒng wú qiū shí bēi.
难与夏虫语,永无秋实悲。
shéi zhī cǐ zhí wù, yì jiě bǐng tiān yí.
谁知此植物,亦解秉天彝。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天将铲隋乱,帝遣六龙来。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飙驰不及视,山川俨莫回。长鸣视八表,扰扰万驽骀。秦王龙凤姿,鲁鸟不足摧。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区区数...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