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
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
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
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
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
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
向月胡笳谁喜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悲凉的胡笳声为主题,表达了对战乱边塞和边塞士兵的关注和怀念之情。
首句“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描绘了胡笳的悲凉之音以及奏笳者的形象。胡笳是胡人吹奏的一种乐器,它的声音往往带有悲伤和哀怨的情绪。
接下来的句子“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表达了楼兰地区作为边塞的征戍儿童的悲惨遭遇。胡笳的声音回荡在辽阔的沙漠和边塞之上,使这些征戍儿童倍感孤寂和愁苦。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边塞的景象。“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凉秋的八月,寒风吹断了天山的草,昆仑山南的月亮也渐渐西斜,胡人仰望着月亮吹奏胡笳。这些景象与胡笳的悲凉声音相互呼应,增加了边塞孤寂和凄凉的氛围。
最后两句“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表达了诗人将胡笳的悲凉之音送给行将离去的使臣,并表达了对边塞士兵的关切。边城的夜晚充满了愁苦的梦境,胡笳的声音传向夜空,但不知有谁会欣赏和理解其中的哀愁。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胡笳的悲凉声音和边塞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边塞战士和他们的遭遇的关怀和思念。它以悲伤和孤寂的情感打动人心,展现了唐代边塞生活的艰辛和悲壮。
hú jiā gē, sòng yán zhēn qīng shǐ fù hé lǒng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jūn bù wén hú jiā shēng zuì bēi, zǐ rán lǜ yǎn hú rén chuī.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chuī zhī yī qǔ yóu wèi liǎo,
吹之一曲犹未了,
chóu shā lóu lán zhēng shù ér.
愁杀楼兰征戍儿。
liáng qiū bā yuè xiāo guān dào, běi fēng chuī duàn tiān shān cǎo.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kūn lún shān nán yuè yù xié, hú rén xiàng yuè chuī hú jiā.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hú jiā yuàn xī jiāng sòng jūn,
胡笳怨兮将送君,
qín shān yáo wàng lǒng shān yún.
秦山遥望陇山云。
biān chéng yè yè duō chóu mèng, xiàng yuè hú jiā shuí xǐ wén.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江上云气黑,山旱山昨夜雷。水恶平明飞,雨从嶓冢来。濛濛随风过,萧飒鸣庭槐。隔帘湿衣巾,当暑凉幽斋。麹生住相近,言语阻且乖。卧疾不见人,午时门始开。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