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山避暑竹亭有作见寄次答

理山避暑竹亭有作见寄次答朗读

阮生能抗俗,嵇子得长林。
僻境寡人迹,开窗多鸟音。
苍藤挂朱日,短榻卧重阴。
羡尔忘机事,云山意已深。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理山避暑竹亭有作见寄次答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词《理山避暑竹亭有作见寄次答》是明代作家周诗创作的。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阮生能抗俗,嵇子得长林。
僻境寡人迹,开窗多鸟音。
苍藤挂朱日,短榻卧重阴。
羡尔忘机事,云山意已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周诗在理山避暑的竹亭中所感受到的宁静和自然之美。作者通过对比自然与世俗的对立,表达了对清净境地的向往和对繁杂纷扰的社会生活的厌倦。诗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安静环境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琐碎事务的无奈和对追求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意境的渴望。

赏析:
1. 对立意象:诗中通过对比"能抗俗"的阮生和"得长林"的嵇子,强调了作者对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向往。阮生与嵇子都是历史上的文人,他们以追求自由、独立和高尚的品格而闻名。通过这样的对立,诗人表达了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批判和对自由境地的追求。

2. 自然描写:诗中描绘了僻静的环境,开窗之间传来鸟儿的鸣叫声,苍藤上挂着朱日的阳光,短榻下有浓密的阴影。这些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3. 内心追求:诗人通过"忘机事"和"云山意已深"来表达对尘世琐事的抛却和对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向往。这种追求使诗人在僻静的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地,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心境平和与宁静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世俗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清净境地的向往和对纷扰生活的厌倦。同时,通过自然描写和内心追求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内心宁静与意境的追求,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恬静的氛围和心灵的静谧。

理山避暑竹亭有作见寄次答读音参考

lǐ shān bì shǔ zhú tíng yǒu zuò jiàn jì cì dá
理山避暑竹亭有作见寄次答

ruǎn shēng néng kàng sú, jī zi dé cháng lín.
阮生能抗俗,嵇子得长林。
pì jìng guǎ rén jī, kāi chuāng duō niǎo yīn.
僻境寡人迹,开窗多鸟音。
cāng téng guà zhū rì, duǎn tà wò zhòng yīn.
苍藤挂朱日,短榻卧重阴。
xiàn ěr wàng jī shì, yún shān yì yǐ shēn.
羡尔忘机事,云山意已深。

周诗诗文推荐

少年离别不堪言,每听砧声欲断魂。不是罗帏怨明月,向来愁绪怕黄昏。

采秀深溪沚,高人思不穷。仙岩回合里,灵壑杳茫中。震泽余霞接,淞陵曲墅通。夕沙流素月,秋水逗宾鸿。花色弥霜镜,渔歌递远空。一舟沿泛处,萧洒更谁同。

绝岛中流出,莲宫匝杳茫。谷云通北固,津树隔维扬。海色朝看近,江声夜听长。独怜临眺者,千古逝汤汤。

将军埋骨处,过客式英风。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后忠。山河戎马异,涕泪古今同。凄断封丘草,苍苍落照中。

出游蹑城皞,聊使殷忧廓。迥瞰楼阙重,周览河山错。候禽音尚微,初林荫犹薄。密烟生近堤,倾曦澹远落。潜盘狎胜引,且复娱斟酌。快意当遗形,所在即丘壑。

心断青天月,悠然忆去秋。梵宫湖上景,良夜故人游。桑柘通依水,星河半在舟。欢娱回首处,荏苒易生愁。

月明愁向此宵多,执手河梁意若何。千里云山青不断,片帆何处宿烟波。

茱萸逢令节,攀折漫为欢。风景登高尽,离忧对酒宽。林虚残照入,峰远断云攒。吴甸苍茫里,怀人百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