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越中

送僧归越中朗读

锡挑龙河云,衣带越溪雨。
说法方西来,随缘复东去。
松枝偃故房,柏子落庭树。
从此上方遥,人间但凝伫。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送僧归越中译文及注释

《送僧归越中》是一首作者为王偁的诗词。这首诗的朝代和具体创作时间未知。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锡挑龙河云,
衣带越溪雨。
说法方西来,
随缘复东去。
松枝偃故房,
柏子落庭树。
从此上方遥,
人间但凝伫。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僧人归越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僧人修行之道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篇,以“锡挑龙河云”和“衣带越溪雨”描绘了离别时的天气景象,以自然景物烘托出诗人的离情别绪。锡是佛教徒的法器,挑龙河云意味着僧人离去的身影消逝在云雾之中,给人一种神秘而超脱的感觉。衣带越溪雨则表现出离别时的伤感情绪,雨水代表着诗人的泪水,溪水则象征着离别的隔阂。

接下来的两句“说法方西来,随缘复东去”表达了僧人传播佛法的使命和离去的无奈。僧人说法是指他为众生普度,带来佛法的教诲。方西来表示他来自远方,越过山河来到此地。随缘复东去则意味着他根据缘分和因果轮回的法则,继续向东方前行,继续他的修行之旅。

后两句“松枝偃故房,柏子落庭树”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象征离别后的房屋和庭院的寂寥。松枝偃故房表示松树的枝叶在房屋上低垂,暗示房屋的寂寥和冷落。柏子落庭树则描绘了柏树的果实掉落在庭院的树上,暗示庭院的荒凉和冷清。

最后两句“从此上方遥,人间但凝伫”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离去后的思念和感慨。上方指的是僧人修行的高处,遥表示离人间较远。人间但凝伫表示人们留在尘世的情感停滞不前,而僧人已经超脱尘世的束缚,修行在高山之上。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僧人修行之道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人间的凡俗与修行者的超脱之间的对比,以及人们对修行者的敬仰和羡慕之情。

送僧归越中读音参考

sòng sēng guī yuè zhōng
送僧归越中

xī tiāo lóng hé yún, yī dài yuè xī yǔ.
锡挑龙河云,衣带越溪雨。
shuō fǎ fāng xī lái, suí yuán fù dōng qù.
说法方西来,随缘复东去。
sōng zhī yǎn gù fáng, bǎi zi luò tíng shù.
松枝偃故房,柏子落庭树。
cóng cǐ shàng fāng yáo, rén jiān dàn níng zhù.
从此上方遥,人间但凝伫。

王偁诗文推荐

停舟曲江浒,吊古谒遗祠。严严始兴公,遗泽芬在斯。堂倾风雨萃,碑断苔藓滋。芳春奠行旅,落日归文狸。唐宫昔全盛,衡鉴方独持。弼谐展嘉猷,谠论非诡随。雍雍朝...

扁舟宿层滩,滩涨夜来雨。飘飖远客情,寂历榜人语。登途畏虎迹,突濑逢鳄怒。东山尚沉冥,推篷几延伫。

手麾白羽{?建}晨出夷关。夷关春始开,行旅多欢颜。笑掬青涧流,为洗瘴疠残。浮云引征佩,共结轻阴还。前登忘险疲,凭高眺林峦。却忆征南幕,溟濛海雾间。

微生易为役,远节恒自持。夙兴戒前征,万里投南陲。迢迢古龙州,山猺杂群夷。浮云翳两曜,众壑昏阴霏。由兹望明都,尚隔天一涯。淹留暂停骑,促刺心不怡。所愧子...

兹山东南美,植立云霞中。九叠萦秀色,万古青茸茸。我怀志灵奇,絓帆喜相逢。林端望飞瀑,天际数云峰。香炉紫烟灭,玉镜澄湖空。飞翠落巾袖,毛发疏天风。顾此逐...

出门车马喧,秋炀烈如燀。不有静者心,兹怀曷由展。念君守幽素,闭迹同偃蹇。尘榻鸟字频,闲窗昼丝罥。谁开蒋生径,独契子云馆。何时风雨来,一洗烦虑遣。

锡挑龙河云,衣带越溪雨。说法方西来,随缘复东去。松枝偃故房,柏子落庭树。从此上方遥,人间但凝伫。

山暝烟已敛,林凉月初生。扁舟泊江汜,候吏欣相迎。登楼引孤兴,开筵坐空明。杯分剑溪绿,帘卷双峰青。几席湛碧流,兰气浮冠缨。泠泠露丛鹊,中夜四五惊。偶因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