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泰州李太守

送泰州李太守朗读

不复关时论,将因与世违。
受金廉吏枉,疑璧众人非。
淮海孤舟别,匡山白首归。
天寒江上雁,但恐尺书稀。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送泰州李太守译文及注释

《送泰州李太守》是明代盛鸣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复关时论,将因与世违。
受金廉吏枉,疑璧众人非。
淮海孤舟别,匡山白首归。
天寒江上雁,但恐尺书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送别泰州李太守的情景。诗人盛鸣世表达了自己对李太守离别的感慨和思虑。李太守是一位廉洁公正的官员,但他在执政期间受到了金钱的诱惑和他人的嫉妒。现在他将离开泰州,返回家乡的匡山。诗人担心李太守在远离朝廷的地方,可能面临孤独和困苦,并感叹信函往来可能会变得稀少。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李太守的离别境况,抒发了诗人对时事的忧虑和对官场的失望之情。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详细解析:

1. 不复关时论,将因与世违。
"不复关时论"意味着不再参与政治上的争论和辩论,不再与世事相关。诗人认为李太守将要离开朝廷,与世隔绝。

2. 受金廉吏枉,疑璧众人非。
"受金廉吏枉"指李太守受到金钱的诱惑,被他人的嫉妒所冤枉。诗人暗示李太守在官场中可能遭遇不公平的待遇。

3. 淮海孤舟别,匡山白首归。
"淮海孤舟别"描述了李太守在淮海地区乘船离别的情景,暗示他将远离繁华之地。"匡山白首归"意味着李太守回到了匡山老家,白发苍苍。

4. 天寒江上雁,但恐尺书稀。
"天寒江上雁"表达了诗人对李太守远行的担忧和寒冷的气氛。"尺书稀"表示诗人担心信函往来会变得稀少,意味着与李太守的联系可能会减少。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李太守的离别和未来的担忧。诗人对官场腐败和人情冷暖的揭示,展现了对正直廉洁的官员的赞赏和对社会风气的忧虑。

送泰州李太守读音参考

sòng tài zhōu lǐ tài shǒu
送泰州李太守

bù fù guān shí lùn, jiāng yīn yǔ shì wéi.
不复关时论,将因与世违。
shòu jīn lián lì wǎng, yí bì zhòng rén fēi.
受金廉吏枉,疑璧众人非。
huái hǎi gū zhōu bié, kuāng shān bái shǒu guī.
淮海孤舟别,匡山白首归。
tiān hán jiāng shàng yàn, dàn kǒng chǐ shū xī.
天寒江上雁,但恐尺书稀。

盛鸣世诗文推荐

沧江落日黯生愁,枫叶絺花送客舟。莫道酒阑容易别,秋光偏在断桥头。

一望黄云接虏尘,年年杨柳不知春。解将白发窥明镜,纵使封侯也误人。

巴陵压酒洞庭春,楚女当垆劝客频。莫上高楼望湖水,烟波二月已愁人。

寒原一雁下霜空,短褐萧萧犯北风。俱是残年行路客,伤心不在别离中。

适与饥寒会,重怀旅寓年。通家无仲子,举世有谁贤。褊性多违俗,权门岂慕膻。芳兰惭下体,玉树每齐肩。衣冷分缯絮,囊空乞酒钱。雪深烧烛夜,春远踏花天。人事零...

十里到孤村,柴门下夕曛。霜铺平野月,钟断隔溪云。病骨逢秋健,清言忘夜分。自君多秘术,猿鹤渐成群。

柳市南头路,三年此重过。长贫为客倦,高卧奈君何。岭背夕阳尽,月明秋水多。徘徊那能去,门外即烟波。

积雨湖田没,居人生事微。白鱼休市早,乌鬼载船归。月黑村舂尽,林深岸火稀。纬萧眠不定,中夜赋《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