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寓怀

秋日寓怀朗读

海上生涯一钓舟,偶因名利事淹留。
旅涂谁见客青眼,故国几多人白头。
霁色满川明水驿,蝉声落日隐城楼。
如何未尽此行役,西入潼关云木秋。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怀

秋日寓怀译文及注释

秋日寓怀

海上生涯一钓舟,
偶因名利事淹留。
旅涂谁见客青眼,
故国几多人白头。
霁色满川明水驿,
蝉声落日隐城楼。
如何未尽此行役,
西入潼关云木秋。

中文译文:
秋天的日子沉思难眠,
我在海上生活,乘着一艘小船,
却因名利纷争而被困留。
在旅途中,我不知道有谁会抬头看着我这位客人,
在我的故土,有多少白发苍苍的老人。

明朗的天色映满了大江,
蝉鸣声消失在夕阳下的城楼。
我怎能未曾完成这次旅行,
西去走过潼关,到达那云雾笼罩的秋天。

诗意和赏析:
《秋日寓怀》是刘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写旅途中的思念和对故土的思念为主题。诗中使用了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沉思和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的开头,“海上生涯一钓舟”,描绘了诗人漂泊在海上的生活,把人生比作一艘小船。然而,“偶因名利事淹留”,意味着诗人被世俗的名利所困,不能自由地行走。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厌弃,追求自由与宁静的心态。

接着,诗人谈及旅途中对故土的思念,问道“旅涂谁见客青眼”,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同时,“故国几多人白头”,暗示着时光流转,故乡的人们也已苍老,描绘了岁月的沧桑。

后半部分的诗句,描绘了明朗的天色、美丽的江河和夕阳下的城楼。这些景象与诗人的思绪相映生辉,衬托出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回家的期盼。最后,“如何未尽此行役,西入潼关云木秋”,诗人表达了自己未尽的行程,希望能回到故土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矛盾心态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表达了对名利的拒绝和对人生真意的追求。同时,诗中将大自然的景色和人生旅途相结合,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家乡的向往。这首诗词富有意境和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秋日寓怀读音参考

qiū rì yù huái
秋日寓怀

hǎi shàng shēng yá yī diào zhōu, ǒu yīn míng lì shì yān liú.
海上生涯一钓舟,偶因名利事淹留。
lǚ tú shuí jiàn kè qīng yǎn,
旅涂谁见客青眼,
gù guó jǐ duō rén bái tóu.
故国几多人白头。
jì sè mǎn chuān míng shuǐ yì, chán shēng luò rì yǐn chéng lóu.
霁色满川明水驿,蝉声落日隐城楼。
rú hé wèi jǐn cǐ xíng yì, xī rù tóng guān yún mù qiū.
如何未尽此行役,西入潼关云木秋。

刘沧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刘沧诗文推荐

峡路谁知倦此情,往来多是半年程。孤吟洛苑逢春尽,几向秦城见月明。高柳断烟侵岳影,古堤斜日背滩声。东归海上有馀业,牢落田园荒草平。

上国相逢尘满襟,倾杯一话昔年心。荒台共望秋山立,古寺多同雪夜吟。风度重城宫漏尽,月明高柳禁烟深。终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鬓毛霜雪侵。

音容一别近三年,往事空思意浩然。匹马东西何处客,孤城杨柳晚来蝉。路长草色秋山绿,川阔晴光远水连。不见故人劳梦寐,独吟风月过南燕。

登原过水访相如,竹坞莎庭似故居。空塞山当清昼晚,古槐人继绿阴馀。休弹瑟韵伤离思,已有蝉声报夏初。醉唱劳歌翻自叹,钓船渔浦梦难疏。

共惜年华未立名,路岐终日轸羁情。青春半是往来尽,白发多因离别生。楚岸帆开云树映,吴门月上水烟清。东归自有故山约,花落石床苔藓平。

玄发辞家事远游,春风归雁一声愁。花开忽忆故山树,月上自登临水楼。浩浩晴原人独去,依依春草水分流。秦川楚塞烟波隔,怨别路岐何日休。

闲上高楼时一望,绿芜寒野静中分。人行直路入秦树,雁截斜阳背塞云。渭水自流汀岛色,汉陵空长石苔纹。秋风高柳出危叶,独听蝉声日欲曛。

玉辇西归已至今,古原风景自沈沈。御沟流水长芳草,宫树落花空夕阴。蝴蝶翅翻残露滴,子规声尽野烟深。路人不记当年事,台殿寂寥山影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