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台

伯牙台朗读

琴绝已多时,台存尚起思。
遥怜千古调,只得一人知。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千古只得一人
相关诗文:

伯牙台译文及注释

《伯牙台》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筠隐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琴音已经停止了很久,
但伯牙的台子仍然存在,引发我的思念。
我远远地怜悯着过去千古的音调,
只有一个人能够理解。

诗意:
这首诗词以琴台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琴音的思念和对那些曾经流传千古的音调的怀念之情。尽管时光已过,音乐已经停止,但台子仍然存在,唤起了作者对过去音乐的回忆和敬仰之情。诗中的“伯牙台”象征着古代音乐的灵感和传承,而“一人知”则强调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这些古老的音乐之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琴音和伯牙台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古代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传统的敬仰。它表达了音乐的力量和魅力,以及音乐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尽管时间流逝,音乐的魅力和价值仍然存在,并且只有少数具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美妙。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邃的语言,将作者对音乐的感慨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融入其中,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艺术传统,并将其传递给后人,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伯牙台读音参考

bó yá tái
伯牙台

qín jué yǐ duō shí, tái cún shàng qǐ sī.
琴绝已多时,台存尚起思。
yáo lián qiān gǔ diào, zhǐ de yī rén zhī.
遥怜千古调,只得一人知。

筠隐遂诗文推荐

山下顶山寺,凄凉丹雘无。不因逢老衲,将谓住樵夫。桥水石啮齿,门松藓剥肤。岩深霜信早,晚菊露黄须。

壁悬杖难容,盘旋青万重。到来深竹院,行尽数声钟。瀑挂雪边雪,云图峰外峰。此中皆静者,日暮不相逢。

不断黄梅雨,知师反得闲。孤眠听鸣溜,孰谓非深山。苔色渐逾槛,溪光欲浸关。爨烟厌空寂,一去便忘还。

早早言归尚一身,秋空又见雁来宾。不知近事堪传否,须记西风怅望人。

冻断黄河与月河,行人马上带冰过。惟君生得梅花骨,独占江南暖日多。

无事亦波间,孤舟觉自闲。树边春雾敛,尖露几重山。

山霁行尤喜,虽泥亦自前。不知吟思苦,忽到断桥边。

琴绝已多时,台存尚起思。遥怜千古调,只得一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