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焦叔度宿清凉寺

同焦叔度宿清凉寺朗读

高楼夜伴山中宿,清磬寥寥百草芬。
巢鸟近人飞始觉,岩僧隔竹语相闻。
坐深四岭浑无月,衣冷苍松半是云。
故里不堪归梦绕,何时衾枕更随君。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宿

同焦叔度宿清凉寺译文及注释

《同焦叔度宿清凉寺》是一首明代黄克晦创作的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楼夜伴山中宿,
清磬寥寥百草芬。
巢鸟近人飞始觉,
岩僧隔竹语相闻。
坐深四岭浑无月,
衣冷苍松半是云。
故里不堪归梦绕,
何时衾枕更随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凉寺山中与焦叔度一起过夜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在夜晚的高楼上,作者与焦叔度一同宿于山中,周围静谧的景色与磬声使百草散发出芬芳的香气。巢鸟飞近人群时才觉察到,岩上的僧人透过竹林与作者隔空交流。作者坐在深山之中,四周山岭遮挡着月光,衣服冷得像苍松一样,半身都被云雾所覆盖。他的故乡让他不堪忍受,梦境中也无法解脱,只希望能与焦叔度一同渡过这漫长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在清凉寺山中夜宿的情景,同时也抒发了对友谊和思乡之情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色和动物的形象来衬托人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描绘山中的高楼、清磬、百草、巢鸟、岩僧、苍松和云雾等元素,诗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作者与焦叔度一同在山中度过夜晚的心境。

诗中的"高楼夜伴山中宿"一句,展示了作者与焦叔度在高楼中共度夜晚的场景,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清磬寥寥百草芬"一句,通过描述清磬的声音和百草的芬芳,表现了山中宁静的景象。"巢鸟近人飞始觉,岩僧隔竹语相闻"一句,通过描绘巢鸟飞近人群时才察觉到,岩上僧人透过竹林与作者隔空交流的情景,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作者在深山中无法见到月亮,寒冷的衣服像苍松一样,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归乡的渴望。"故里不堪归梦绕,何时衾枕更随君"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留恋和对与焦叔度相伴的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中宿处的景色和表达作者对友谊和思乡之情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渴望。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感的交融,诗词呈现出宁静、寂寥和思念的情怀,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思绪。

同焦叔度宿清凉寺读音参考

tóng jiāo shū dù sù qīng liáng sì
同焦叔度宿清凉寺

gāo lóu yè bàn shān zhōng sù, qīng qìng liáo liáo bǎi cǎo fēn.
高楼夜伴山中宿,清磬寥寥百草芬。
cháo niǎo jìn rén fēi shǐ jué, yán sēng gé zhú yǔ xiāng wén.
巢鸟近人飞始觉,岩僧隔竹语相闻。
zuò shēn sì lǐng hún wú yuè, yī lěng cāng sōng bàn shì yún.
坐深四岭浑无月,衣冷苍松半是云。
gù lǐ bù kān guī mèng rào, hé shí qīn zhěn gèng suí jūn.
故里不堪归梦绕,何时衾枕更随君。

黄克晦诗文推荐

采薪入深林,唱歌出幽谷。樵歌非无辞,辞古不可读。

前山无夕阳,犹问夕阳洞。天寒人不行,山僧出相送。

人间柏大此全稀,老干宁论四十围。盖偃曾倾天子葆,露寒应覆侍臣衣。犹看连影容千骑,那识何枝系六飞。惆怅茂陵无限树,荒丘残陇草菲菲。

金城西北万山头,翠积云蒸碧水流。千古幽燕开白日,九朝陵寝甗清秋。星辰影动祠官入,霜露寒生帝子愁。广乐无声班欲定,似闻仙跸出松楸。

云雨黄昏无处所,虚亭凉色满空江。客中良夜秋三五,水底青天月一双。露气凝珠依玉树,桂花飞霰落银缸。相看况有同心在,弄影酣歌坐竹窗。

绛河垂地七襄回,弦月无云半壁开。何处笛声传《折柳》,满庭秋气飒苍苔。遥疑灵鹊桥边落,暗度穿针席上来。莫遣天孙闻此曲,欢情离恨正难裁。

小艇浮浮定复开,筜祇厓騑共徘徊。乱余野渡行人少,雨暗江村钓者回。烟浦风多如落叶,沙汀水浅似胶杯。庄生同是身无系,浪迹漂摇两度来。

天涯双鬓易成丝,何处凄凉可泪垂。花下一樽相送后,雨中匹马独归时。逐臣离恨迷芳草,滞客愁心挂柳枝。明发西山风日好,道房禅榻与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