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送客之湘潭

九日送客之湘潭朗读

吹帽风初起,那堪吹别离。
才临放騑处,已是听猿时。
楚服裁应短,湘山望转疑。
归期指篱落,莫比菊花迟。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九日
相关诗文:

九日送客之湘潭译文及注释

《九日送客之湘潭》是明代诗人葛一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吹帽风初起,
那堪吹别离。
才临放騑处,
已是听猿时。
楚服裁应短,
湘山望转疑。
归期指篱落,
莫比菊花迟。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送别客人的情景,诗人以湘潭为背景,抒发了对离别的伤感和对归期的期待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和对归期的期盼。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分析:

1. "吹帽风初起,那堪吹别离。" 这两句描写了送别时刻的伤感。吹帽风初起,意味着送别的时刻已经来临,而这种风意味着别离的悲伤之情。

2. "才临放騑处,已是听猿时。" 这两句意味着诗人在送别客人之前,还享受了一段宴饮的时光。然而,此时已经到了听猿时,夜晚的深沉和寂静使离别的情绪更加凄凉。

3. "楚服裁应短,湘山望转疑。"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眺望湘山的景色。楚服裁应短,指的是楚国的服饰,意味着离别的时间太短暂。而湘山的景色在远处望去,使人感到迷茫和疑惑。

4. "归期指篱落,莫比菊花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客人归期的期待。诗人将归期指向篱落,希望客人早日归来。莫比菊花迟,意味着希望客人的归期不要拖延,像菊花一样晚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抒发了离别的伤感和对归期的期待。描绘了送别时的凄凉和诗人对客人归来的渴望,展现了明代诗人葛一龙深邃的情感和对离别人生的思考。

九日送客之湘潭读音参考

jiǔ rì sòng kè zhī xiāng tán
九日送客之湘潭

chuī mào fēng chū qǐ, nà kān chuī bié lí.
吹帽风初起,那堪吹别离。
cái lín fàng fēi chù, yǐ shì tīng yuán shí.
才临放騑处,已是听猿时。
chǔ fú cái yīng duǎn, xiāng shān wàng zhuǎn yí.
楚服裁应短,湘山望转疑。
guī qī zhǐ lí luò, mò bǐ jú huā chí.
归期指篱落,莫比菊花迟。

葛一龙诗文推荐

落叶满风寺,乱禽号雪园。独持空钵去,何处乞朝昏。野甸荒残烧,河堤积冻痕。倘然逢阿弟,已是到彭门。

以尔愿初毕,一瓢行脚宽。那知出世法,不及避人难。云月千峰寺,香花五戒坛。微吟虽自好,或得寄余看。

秋风恋徂暑,吹动水烟热。与子结新欢,孤怀耿将别。言从若耶去,路指镜湖月。散发荡扁舟,荷花橹前折。

结宇芜烟际,披纱柳浪间。新莺同客到,微雨絜春还。呼取隔篱酒,看他何处山。重来须荡桨,荷叶已斑斑。

虹梁亘一里,半入溪花丛。县郭浮居绕,江门照影空。月寒春尽雪,渔集夜无风。语谓同舟客,前年过此中。

春湖一胡满,春蒲一胡短。时鸟鸣嘤嘤,新杨绿菀菀。日半帆阴直,风柔浪花暖。相对自生情,将离复谁绾。双舻忽向背,行行暮烟远。

相送心曾到,言寻路不迷。草齐封鬛起,山跌浪痕低。片石看人拜,孤花奈鸟啼。夜长谁慰藉,应有鹿门妻。

萧然何所有,瓢笠与青童。住可为山长,来先问石公。梅迟若待客,松嫩已知风。一宿东林社,花龛对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