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浙西仓曹东甽

寄浙西仓曹东甽朗读

骨凡缘欠大还丹,饱食人间行路难。
灯火半生诗鬓老,江湖九月客衣单。
拈将红叶书愁思,摘得黄花当晚餐。
莫向吴松江上宿,梦魂偏怯雁声寒。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西

寄浙西仓曹东甽译文及注释

诗词:《寄浙西仓曹东甽》
朝代:明代
作者:张简

骨凡缘欠大还丹,
饱食人间行路难。
灯火半生诗鬓老,
江湖九月客衣单。

拈将红叶书愁思,
摘得黄花当晚餐。
莫向吴松江上宿,
梦魂偏怯雁声寒。

中文译文:
身体只是暂时欠缺大还丹,
在尘世间饱食却难行路。
灯火映照下,我诗意和鬓发都已经老去,
九月的江湖中,我的客衣孤单寂寞。

我摘下红叶,书写着忧思和离愁,
采摘黄花当作晚餐。
不要在吴松江畔过夜,
夜晚的雁声让我的梦魂害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张简所作,表达了作者在尘世间行走的困难和对江湖生活的感慨。诗中借用了道家修炼的意象,将人生比喻为欠缺大还丹,暗示了人们在尘世间难以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超越。

诗中提到了灯火和鬓发,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九月的江湖中,作者的客衣单独孤寂,映衬出他在江湖行走的孤独和彷徨。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作者摘下红叶,书写忧思和离愁,并将黄花当作晚餐。这里可能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欲望的抛弃,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最后两句诗提到了不要在吴松江畔过夜,因为夜晚的雁声会让作者的梦魂害怕。这里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也可能是象征着作者对江湖生活的疲惫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尘世间行走的艰辛和对江湖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探索,展现了明代文人的豪情和忧思。

寄浙西仓曹东甽读音参考

jì zhè xī cāng cáo dōng zhèn
寄浙西仓曹东甽

gǔ fán yuán qiàn dà huán dān, bǎo shí rén jiān xíng lù nán.
骨凡缘欠大还丹,饱食人间行路难。
dēng huǒ bàn shēng shī bìn lǎo, jiāng hú jiǔ yuè kè yī dān.
灯火半生诗鬓老,江湖九月客衣单。
niān jiāng hóng yè shū chóu sī, zhāi dé huáng huā dàng wǎn cān.
拈将红叶书愁思,摘得黄花当晚餐。
mò xiàng wú sōng jiāng shàng sù, mèng hún piān qiè yàn shēng hán.
莫向吴松江上宿,梦魂偏怯雁声寒。

张简诗文推荐

海静不扬波,仙人鞚鹤过。灵峰七十二,何处月明多。

垂帘觉春静,水槛幽情多。兰香舞双蝶,渌涨浮群鹅。激激晴云度,辉辉野气和。新柳带长阪,飞花泛轻波。闲居违佳景,芳事俱凋讹。忽忽已初夏,绿暗青山阿。

数竿修竹便为邻,有力任舂未是贫。世事空随流水驶,闲心自与白鸥驯。更招辽海传书鹤,为问玄洲种玉人。还有佳期同晚岁,白头相对岂无因。

清风度虚阁,飞花集罗帏。方欣昼晷永,不觉春光归。鸣琴发逸响,嘉树含清辉。幽情多默悟,淡景宁相违。览书感澄寂,独闭南斋扉。

行阙独崔嵬,垂杨夹道栽。河通桃叶渡,门对雨花台。世事棋千变,人生梦一回。谁知今夜月,曾照六朝来。

俗缘未断念家乡,回首仙源竟渺茫。野鸟自啼春自好,桃花应是怨刘郎。

骨凡缘欠大还丹,饱食人间行路难。灯火半生诗鬓老,江湖九月客衣单。拈将红叶书愁思,摘得黄花当晚餐。莫向吴松江上宿,梦魂偏怯雁声寒。

草窝双树下,借与定僧居。会得虚空境,坐卧总从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