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山诗

下方山诗朗读

寒鸟树间响。
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
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
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
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
萦绕千端愁。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下方山诗译文及注释

《下方山诗》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诗词,作者是何逊。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鸟树间响。
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
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
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
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
萦绕千端愁。

译文:
寒冷的鸟儿在树间鸣叫。
落下的星星浮游在河川之间。
繁密的霜雪覆盖着白色的岸边。
苦涩的雾气在黑色的晨光中流动。
鳞鳞的涟漪逆流而上。
急迫的船只回航。
望着故乡,行走又停留。
眺望前方的路途愈加崎岖。
有谁能够穿越百里之地,
纠缠着千百种忧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乡之苦、思乡之情的感受。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外在的环境相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以寒鸟的鸣叫作为引子,寒冷的季节和凄凉的声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寂寞。接着,诗人用"落星川际浮"的形象,描绘了离乡之人思念故乡的心情,仿佛流浪的星星漂泊在陌生的河川之间。

接下来的两句"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通过形容词的运用,展示了冰冷的晨光和苦涩的雾气,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离乡的艰辛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描述了涟漪逆流和急迫的船只回航,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

最后两句"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表达了诗人眺望故乡,行走又停留的心情,同时也展示了前方路途的艰难险阻。

最后两句"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回到故乡的渴望,但又感到无法逾越百里之地的无奈和心头的无数忧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与外在的环境相结合,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它表达了一个离乡背井的人对故乡的追忆和思念,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无尽的苦闷。

下方山诗读音参考

xià fāng shān shī
下方山诗

hán niǎo shù jiān xiǎng.
寒鸟树间响。
luò xīng chuān jì fú.
落星川际浮。
fán shuāng bái xiǎo àn.
繁霜白晓岸。
kǔ wù hēi chén liú.
苦雾黑晨流。
lín lín nì qù shuǐ.
鳞鳞逆去水。
mí mí jí hái zhōu.
弥弥急还舟。
wàng xiāng xíng fù lì.
望乡行复立。
zhān tú jìn gèng xiū.
瞻途近更修。
shuí néng bǎi lǐ dì.
谁能百里地。
yíng rào qiān duān chóu.
萦绕千端愁。

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何逊诗文推荐

此山多灵异。峻岨实非恒。洑流自洄紏。激濑视奔腾。悬崖抱奇崛。绝壁驾峻嶒。硣磟上争险。岞崿下相崩。百年积死树。千尺挂寒藤。诡怪终不测。回沉意难登。愿欲书...

长安美少年。羽骑暮连翩。玉羁玛瑙勒。金络珊瑚鞭。阵云横塞起。赤日下城圆。追兵待都护。烽火望祁连。虎落夜方寝。鱼丽晓复前。平生不可定。空信苍浪天。

阶蕙渐翻叶。池莲稍罢花。高树北风响。空庭秋月华。寸心怀是夜。寂寂漏方赊。抚弦乏欢娱。临觞独叹嗟。凄怆户凉入。徘徊櫩影斜。无为淹戚里。见就还田家。

房栊灭夜火。窗户映朝光。妖女褰帷去。躞蹀初下床。雀钗横晓鬓。蛾眉艳宿妆。稍闻玉钏远。犹怜翠被香。宁知早朝客。差池已雁行。

故人傥送别。停车一水东。去帆若不见。短翮忘连翩。追飞散容与。优游沐道教。渐渍淹寒暑。大德本无酬。轻生窃自许。舟归属海运。风积如鹏举。浮水暗舟舻。合岸喧...

吾宗昔多士。文通高缙绅。小子无学术。丁宁困负薪。傍枝实纷乱。领袖寄亲姻。名价齐两许。闺门比三陈。风力咸通迈。艺业并纷纶。元方振高羽。洛令初解巾。自尔典...

自与君别离。四序纷回薄。分手清江上。念别犹如昨。追忆边城游。奚寻平生乐。俱登巃从岭。共坐逶迤阁。清吹或忘归。繁文时间作。连镳戏浅草。游幰遵长薄。五载同...

夕鸟已西度。残霞亦半消。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旅人多忧思。寒江复寂寥。尔情深巩落。予念返渔樵。何因适归愿。分路一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