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相公》是唐代文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渐老但仍然追求欢乐,不贪求官职的态度,希望能够借助自然的力量来延缓衰老的寓意。
下面是诗的中文译文:
渐老只谋欢,
虽贫不要官。
唯求造化力,
试为驻春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渐老的主题,描绘了诗人对美好、欢乐的追求,以及不贪求权位和地位的态度。
首先,作者表示自己渐渐老去,但仍然期盼着快乐和欢乐,追求人生的美好。他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也明白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寻求快乐,而是不断地谋求欢乐和快乐。
其次,诗人表达了他不贪求官位和权势的态度。虽然作者并不富裕,但他明白官位和地位并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他不愿为这些虚荣而努力,而是选择追求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
最后,作者希望能够借助造化之力来延缓自己的衰老。他试图寄望于自然的力量,来观察春季的变化,试图借助这种变化来延缓自己的衰老进程。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力量的崇敬,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深思和对自然的观察。
总之,白居易在《寄李相公》中以个人的角度,表达了对欢乐和快乐的追求,对权位和地位的淡漠态度,并通过借助自然的力量来延缓衰老的想法,让读者从诗中感受到对人生美好的追求和对自然力量的崇敬。
jì lǐ xiàng gōng
寄李相公
jiàn lǎo zhǐ móu huān, suī pín bú yào guān.
渐老只谋欢,虽贫不要官。
wéi qiú zào huà lì, shì wèi zhù chūn kàn.
唯求造化力,试为驻春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开成己未岁,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冬十月甲寅旦,始得风瘅之疾,体矜目眩,左足不支,盖老病相乘时而至耳。余早栖心释梵,浪迹老庄,因疾观身,果有所得。何则?...
忆旧游,旧游安在哉。旧游之人半白首,旧游之地多苍苔。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长洲苑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阊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修...
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杨有白文叶如桂厚大无脊花如莲香色艳腻皆同独房蕊有异四月初始开自开迨谢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鸣玉溪生者浓茂尤异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