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试反舌无声

徐州试反舌无声朗读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
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竹外天空晓,谿头雨自晴。
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
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徐州试反舌无声译文及注释

《徐州试反舌无声》是唐代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夏天的树木多好鸟,却只有反舌鸟名闻。寂静的林中仍共宿,时光过去即无声。竹林外的天空渐渐明亮,山谷的雨自然停晴。这样的居处适宜宁静寂寞,深院更加凄清。迷雾中容易失去方向,当风轻轻吹动就容易惊慌。明年到了上林苑,你将会是最早鸣唱的。

诗意:
这首诗以夏天的树木和鸟类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反舌鸟的敬佩和思考。反舌鸟是一种能够模仿其他鸟类鸣叫的鸟,但它却以自己的名字而闻名,而不是因为它模仿其他鸟的声音。诗中通过描绘宁静的林间景色和深院的凄清氛围,突出了反舌鸟的特殊性格。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反舌鸟的赞赏,认为明年到了上林苑,它将会是最早鸣唱的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反舌鸟的褒扬,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和审美情趣。首先,作者以夏木多好鸟的描写开篇,点明了夏天繁茂的树木是鸟类栖息的理想之地。然而,其中只有反舌鸟以其独特的特点而闻名,这使得读者对这种鸟产生了好奇和敬佩之情。接着,作者通过描绘林中的宁静和深院的凄清,营造了一种寂静的氛围,强调了反舌鸟与众不同的存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反舌鸟的赞美,认为它将在明年的上林苑中最早鸣唱,显示了作者对这种特殊鸟类的喜爱和敬仰。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反舌鸟的独特审美观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同时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给人以宁静和凄清之感。这首诗词在抒发作者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自然界中独特生物的思考与赞美。

徐州试反舌无声读音参考

xú zhōu shì fǎn shé wú shēng
徐州试反舌无声

xià mù duō hǎo niǎo, piān zhī fǎn shé míng.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
lín yōu réng gòng sù, shí guò jí wú shēng.
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zhú wài tiān kōng xiǎo, xī tóu yǔ zì qíng.
竹外天空晓,谿头雨自晴。
jū rén yí jì mò, shēn yuàn yì qī qīng.
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rù wù àn xiāng shī, dāng fēng xián yì jīng.
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
lái nián shàng lín yuàn, zhī ěr zuì xiān míng.
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诗文推荐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阶上一眼泉,四边青石甃。唯有护净僧,添瓶将盥漱。

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独闭青楼暮,烟深鸟雀稀。

梧桐叶下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银瓶秋水冷。

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秋江初月猩猩语,孤帆夜...

春江无云潮水平,蒲心出水凫雏鸣。长干夫婿爱远行,自染春衣缝已成。妾身生长金陵侧,去年随夫住江北。春来未到父母家,舟小风多渡不得。欲辞舅姑先问人,私向江...

黄门诏下促收捕,京兆君系御史府。出门无复部曲随,亲戚相逢不容语。辞成谪尉南海州,受命不得须臾留。身著青衫骑恶马,东门之东无送者。邮夫防吏急喧驱,往往惊...

华屋重翠幄,绮席雕象床。远漏微更疏,薄衾中夜凉。炉氲暗裴回,寒灯背斜光。妍姿结宵态,寝臂幽梦长。宛转复宛转,忆忆更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