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孝女

江陵孝女朗读

孝女独垂发,少年唯一身。
无家空托墓,主祭不从人。
相吊有行客,起庐无旧邻。
江头闻哭处,寂寂楚花春。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江陵孝女译文及注释

诗词:《江陵孝女》

孝女独垂发,
少年唯一身。
无家空托墓,
主祭不从人。
相吊有行客,
起庐无旧邻。
江头闻哭处,
寂寂楚花春。

中文译文:

孝女只剩一人,
年少无依身。
家破人亡墓空荒,
主祭无人陪。
有远方的行客前来吊唁,
却没有旧邻人相伴。
在江边听到哭声传来,
寂寥无人的时候,楚国的花春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叫江陵的女子,她年轻时丧失了父亲和兄弟,成为了家中仅有的一个孝女。诗人用简洁凄凉的文字描绘了江陵孝女的生活境遇。

诗的第一句“孝女独垂发”,表现了江陵孝女年轻时失去了父亲和兄弟,成为了家中唯一的女儿。她以孝顺的姿态,垂下头发,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悲伤。

诗的第二句“少年唯一身”,进一步强调了江陵孝女的孤独无依,她没有伴侣和支持,只能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困顿。

诗的第三句“无家空托墓”,描述了江陵孝女的家境贫困,无法安置亡父和兄弟的坟墓。她虽然无家可归,但仍然承担着主持祭祀的责任,表示她对亲人的怀念和敬重。

诗的第四句“主祭不从人”,说明江陵孝女没有家人或亲戚支持她的祭祀活动,她只能独自承担所有的仪式。这表现了她坚持传统的孝道和敬祭之心。

诗的第五句“相吊有行客”,表明有远方的人前来吊唁江陵孝女的亲人,表示了对他们的怀念和悲痛。但是,诗的第六句“起庐无旧邻”,则揭示了她已经没有旧邻人的相伴,再次强调了她的孤独和无依。

诗的最后两句“江头闻哭处,寂寂楚花春”,描绘了江陵孝女在江边听到了悲声,这可能是她哭泣的声音,也可能是她为亲人扫墓而感到哀伤的声音。诗人使用了“寂寂”来形容这个场景,强调了江陵孝女的孤单和沉默。将这一场景和楚国的花春相联系,传达了江陵孝女内心深处的感伤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总体上,这首诗以简洁凄凉的笔触刻画了江陵孝女的孤独和坚持传统孝道的精神。通过描绘她的境遇,诗人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展现出中国古代儿女对父母的孝心和对亲情的珍视。

江陵孝女读音参考

jiāng líng xiào nǚ
江陵孝女

xiào nǚ dú chuí fā, shào nián wéi yī shēn.
孝女独垂发,少年唯一身。
wú jiā kōng tuō mù, zhǔ jì bù cóng rén.
无家空托墓,主祭不从人。
xiāng diào yǒu xíng kè, qǐ lú wú jiù lín.
相吊有行客,起庐无旧邻。
jiāng tóu wén kū chù, jì jì chǔ huā chūn.
江头闻哭处,寂寂楚花春。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诗文推荐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阶上一眼泉,四边青石甃。唯有护净僧,添瓶将盥漱。

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独闭青楼暮,烟深鸟雀稀。

梧桐叶下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银瓶秋水冷。

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秋江初月猩猩语,孤帆夜...

春江无云潮水平,蒲心出水凫雏鸣。长干夫婿爱远行,自染春衣缝已成。妾身生长金陵侧,去年随夫住江北。春来未到父母家,舟小风多渡不得。欲辞舅姑先问人,私向江...

黄门诏下促收捕,京兆君系御史府。出门无复部曲随,亲戚相逢不容语。辞成谪尉南海州,受命不得须臾留。身著青衫骑恶马,东门之东无送者。邮夫防吏急喧驱,往往惊...

华屋重翠幄,绮席雕象床。远漏微更疏,薄衾中夜凉。炉氲暗裴回,寒灯背斜光。妍姿结宵态,寝臂幽梦长。宛转复宛转,忆忆更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