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舅成都丞广南归蜀(一作卢纶诗)

送从舅成都丞广南归蜀(一作卢纶诗)朗读

巴字天边水,秦人去是归。
栈长山雨响,溪乱火田稀。
俗富行应乐,官雄禄岂微。
魏舒终有泪,还湿宁家衣。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巴字火田官雄
相关诗文: 广

送从舅成都丞广南归蜀(一作卢纶诗)译文及注释

《送从舅成都丞广南归蜀(一作卢纶诗)》是唐代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送别从舅成都丞广南返回蜀地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巴字天边水,秦人去是归。
栈长山雨响,溪乱火田稀。
俗富行应乐,官雄禄岂微。
魏舒终有泪,还湿宁家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水和环境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离去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期盼。

首句“巴字天边水,秦人去是归。”描述了离别的场景,以巴字天边的水形容舅舅要离去的地方,而秦人则是指舅舅的归属地。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离别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栈长山雨响,溪乱火田稀。”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环境变化。栈长指的是山上的栈道,山雨的声音在栈道间回荡,形容了旅途中的雨声。溪流变得混乱,火田稀疏,表现了离别时的动荡和离散的景象。

第四句“俗富行应乐,官雄禄岂微。”表达了诗人对舅舅回蜀的乡土的向往。这句话意味着在乡间过上富庶而快乐的生活,与在官场上的地位相比,乡村的生活更让人愉悦。

最后两句“魏舒终有泪,还湿宁家衣。”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离去的伤感和思念之情。魏舒指的是诗人自己,他的泪水湿透了亲人的衣衫,表明了他对舅舅的深深思念和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家乡的向往。这首诗词展示了唐代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情感的真实表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送从舅成都丞广南归蜀(一作卢纶诗)读音参考

sòng cóng jiù chéng dū chéng guǎng nán guī shǔ yī zuò lú lún shī
送从舅成都丞广南归蜀(一作卢纶诗)

bā zì tiān biān shuǐ, qín rén qù shì guī.
巴字天边水,秦人去是归。
zhàn cháng shān yǔ xiǎng, xī luàn huǒ tián xī.
栈长山雨响,溪乱火田稀。
sú fù xíng yīng lè, guān xióng lù qǐ wēi.
俗富行应乐,官雄禄岂微。
wèi shū zhōng yǒu lèi, hái shī níng jiā yī.
魏舒终有泪,还湿宁家衣。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诗文推荐

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若著关头过,长榆叶定稀。

雁塞日初晴,胡关雪复平。危竿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拔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白马逐牛车,黄昏入狭斜。柳树乌争宿,争枝未得飞上屋。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游童苏合带,倡女蒲葵扇。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褰裳踏露草,理鬓回花面。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采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意合辞...

忆妾初嫁君,花鬟如绿云。回灯入绮帐,对面脱罗裙。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容颜南国重,名字北方闻。一从失恩意,转觉身憔悴。对镜不梳头,倚窗空落泪。新人莫...

妾本舟中客,闻君江上琴。君初感妾叹,妾亦感君心。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传杯惟畏浅,接膝犹嫌远。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霜多叶...

凉州风月美,遥望居延路。泛泛下天云,青青缘塞树。燕山苏武上,海岛田横住。更是草生时,行人出门去。

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今夜一江人,惟应妾身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