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侍御赴令公行营

送刘侍御赴令公行营朗读

东城跃紫骝,西路大刀头。
上客刘公干,元戎郭细侯。
一军偏许国,百战又防秋。
请问萧关道,胡尘早晚收。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送刘侍御赴令公行营译文及注释

《送刘侍御赴令公行营》译文:

东城跃起紫色的骏马,西路上有豪壮的刀斧。
刘公出使,干练威猛;郭细侯是元戎之虎。
一路上征服诸国,百战中抵挡敌人的攻势。
请问在萧关的道路上,胡人的尘土何时归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韩翃送别他的朋友刘侍御去执行公务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刘公出征的场景,表达了对刘公英勇无畏的赞美,并以此来反映唐代边境的战争状态和对外族的防御。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刘公骑着紫色的好马离开东城的情景,紫色象征尊贵和高贵,暗示刘公的身份和地位;西路大刀头则是形容刘公所要去执行的任务的危险性和艰巨性。

接下来的两句分别介绍了刘公和郭细侯,两个战将之间的关系密切。刘公的称号"上客"意味着他的官位较高,而郭细侯是元戎之虎,象征着他在军事上的英勇和威名。

最后的三句则聚焦于边境守卫。一军偏许国,表示他们仍然保持着对国家的效忠,始终站在国家的立场上;百战又防秋,表达了他们要在炎炎夏日中继续抵挡敌人的攻击;请问萧关道,胡尘早晚收,则是表达了韩翃对边境战争的关切和期待,他希望归来的尘土能远离边境。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刘公和其他战将的赞美和祝福,同时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和边境的现状,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期盼。

送刘侍御赴令公行营读音参考

sòng liú shì yù fù lìng gōng xíng yíng
送刘侍御赴令公行营

dōng chéng yuè zǐ liú, xī lù dà dāo tóu.
东城跃紫骝,西路大刀头。
shàng kè liú gōng gàn, yuán róng guō xì hóu.
上客刘公干,元戎郭细侯。
yī jūn piān xǔ guó, bǎi zhàn yòu fáng qiū.
一军偏许国,百战又防秋。
qǐng wèn xiāo guān dào, hú chén zǎo wǎn shōu.
请问萧关道,胡尘早晚收。

韩翃诗文推荐

半身映竹轻闻语,一手揭帘微转头。此意别人应未觉,不胜情绪两风流。

章台[1]柳,章台柳,往日依依[2]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封疆七百里,禄秩二千石。拥节祠太山,寒天霜草白。

骏马绣障泥,红尘扑四蹄。归时何太晚,日照杏花西。绣幕珊瑚钩,春开翡翠楼。深情不肯道,娇倚钿箜篌。

五马渭桥东,连嘶逐晓风。当年紫髯将,他日黑头公。不异金吾宠,兼齐玉帐雄。闭营春雪下,吹角暮山空。香麝松阴里,寒猿黛色中。郡斋多赏事,好与故人同。

三十事诸侯,贤豪冠北州。桃花迎骏马,苏合染轻裘。观妓将军第,题诗关尹楼。青林朝送客,绿屿晚回舟。好栗分通子,名香赠莫愁。洗杯新酒熟,把烛故人留。百雉归...

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秋。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