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朗读

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
莺花随世界,楼阁寄山巅。
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
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使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译文及注释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是杜甫创作的一首唐代诗词。以下是我的分析:

中文译文:
陪伴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和李果州四位使君登上惠义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杜甫与三位官员一同登上惠义寺的情景,其中包含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春日寂静美丽的景色,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宏伟。首先,诗中提到的“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意味着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也显示了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和辽阔。

接着,诗人以“莺花随世界,楼阁寄山巅”来描绘了诗中所居的境地。梨花在春日里绽放,花朵随着四季的更替而继续生长。楼阁寄托在山巅之上,既有高度又有广度,使人对大自然的壮丽感到敬畏。

然而,诗人在描绘完美景色之后,转向了自己的境遇。他将自己描述为“迟暮身”,感到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同时,他登上山顶却不知所瞻,内心感到意志消沉和茫然。

最后两句“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解脱尘世的意愿。金印象征权力,诗人想要解开束缚自己的权力之印,追求潇洒而自由的生活。“共安禅”则是希望能够与周围的人共同修行,获得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和解脱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杜甫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读音参考

péi lǐ zǐ zhōu wáng láng zhōu sū suì zhōu lǐ guǒ zhōu sì shǐ jūn dēng huì yì sì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chūn rì wú rén jìng, xū kōng bú zhù tiān.
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
yīng huā suí shì jiè, lóu gé jì shān diān.
莺花随世界,楼阁寄山巅。
chí mù shēn hé dé, dēng lín yì wǎng rán.
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
shuí néng jiě jīn yìn, xiāo sǎ gòng ān chán.
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诗文推荐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妄集。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若人可...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日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