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陶潜醉石

书陶潜醉石朗读

片石陶真性,非为麹糵昏。
争如累月醉,不笑独醒人。
积叠莓苔色,交加薜荔根。
至今重九日,犹待白衣魂。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片石争如交加白衣
相关诗文:

书陶潜醉石译文及注释

《书陶潜醉石》是王贞白所作的一首唐代诗词,通过描写陶渊明在山石间醉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对陶渊明风格的赞美和对他传世作品的推崇。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碧石形如陶渊明,
非因酒醉而昏沉。
宁愿日复一日醉,
不要只有我醒人。
石缝满了青苔色,
根蔓交织葛草深。
重阳节已经过去,
白衣魂还在等今。

这首诗词中,王贞白以陶渊明为主题,描述了陶渊明醉酒时的境界和荒芜的山石景观。诗人认为,这些山石形状酷似陶渊明的形象,沉醉其中的感觉并非由于酒精的作用,而是陶渊明的真实性格和境界。诗人希望自己能日复一日的陶醉其中,与陶渊明相伴,不愿醒来时只有自己一个人。诗中还描绘了石缝里青苔的颜色和葛草交织的情景,给人以荒凉寂寞的感觉。最后,诗人提到了重阳节,表示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与陶渊明的白衣魂相呼应,此刻诗人仍在期待着与陶渊明的相遇。

这首诗通过描写陶渊明醉酒时的景象,表达了对陶渊明风格的赞美和对他传世作品的推崇。诗人将陶渊明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赞颂了陶渊明的真实性格和深邃境界。整首诗情感凄凉,意境深远,既展示了陶渊明的独特魅力,又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通过这首诗,诗人向读者展示了陶渊明所创作的诗篇的魅力和永恒价值。

书陶潜醉石读音参考

shū táo qián zuì shí
书陶潜醉石

piàn shí táo zhēn xìng, fēi wéi qū niè hūn.
片石陶真性,非为麹糵昏。
zhēng rú lěi yuè zuì, bù xiào dú xǐng rén.
争如累月醉,不笑独醒人。
jī dié méi tái sè, jiāo jiā bì lì gēn.
积叠莓苔色,交加薜荔根。
zhì jīn chóng jiǔ rì, yóu dài bái yī hún.
至今重九日,犹待白衣魂。

王贞白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王贞白诗文推荐

无酒泛金菊,登高但忆秋。归心随旅雁,万里在沧洲。残照明天阙,孤砧隔御沟。谁能思落帽,两鬓已添愁。

庾楼逢霁色,夏日欲西曛。虹截半江雨,风驱大泽云。岛边渔艇聚,天畔鸟行分。此景堪谁画,文翁请缀文。

淅淅寒流涨浅沙,月明空渚遍芦花。离人偶宿孤村下,永夜闻砧一两家。

一身从宦留京邑,五马遥闻到旧山。已领烟霞光野径,深惭老幼候柴关。清风借响松筠外,画隼停晖水石间。定掩溪名在图传,共知轩盖此登攀。

枝枝交影锁长门,嫩色曾沾雨露恩。凤辇不来春欲尽,空留莺语到黄昏。水殿年年占早芳,柔条风里御炉香。如今万乘多巡狩,辇路无阴绿草长。嫩叶初齐不耐寒,风和时...

石上菖蒲节节灵,先生服食得长生。早知避世忧身老,近日登山觉步轻。黄鹤待传蓬岛信,丹书应换蕊宫名。他年控鲤升天去,庐岳逋民愿从行。

巘路蹑云上,来参出世僧。松高半岩雪,竹覆一溪冰。不说有为法,非传无尽灯。了然方寸内,应只见南能。

天台张处士,诗句造玄微。古乐知音少,名言与俗违。山风入松径,海月上岩扉。毕世唯高卧,无人说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