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皂山道士晏时中过我南浦久之告归三首

阁皂山道士晏时中过我南浦久之告归三首朗读

忘家未足更忘形,散客孤云迹不停。
三楚江山心未饱,七闽泉石眼初醒。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南浦
诗文主题:忘形散客江山

阁皂山道士晏时中过我南浦久之告归三首译文及注释

《阁皂山道士晏时中过我南浦久之告归三首》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阁皂山道士晏时中经过南浦并告别归去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忘却尘世烦扰、追求自由和超脱的情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忘却尘世烦扰,追求自由和超脱的愿望。诗人视自己为散客,犹如孤云飘荡在世间,无拘无束,不停留。他游历过三楚的江山,心中却未得到满足,又到七闽的泉石之地,才慢慢觉醒,意识到自己内心的追求与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诗中的"阁皂山道士晏时中"揭示了诗人与道士的相遇,晏时中的经历与境遇对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忘家未足更忘形"一句表达了诗人已经忘却尘世的家庭、世俗的束缚,甚至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散客孤云迹不停"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行走在世间的状态,自由而孤独,不停留于任何地方。

诗中提及的"三楚江山"和"七闽泉石"是指中国古代地理上的三楚之地(指楚国的三个部分)和七闽之地(指福建的七个部分)。诗人游历过这些地方,却仍然心境不宁,未能在外界的风景中找到内心的归属。直到他来到七闽的泉石之地,他的心灵才开始苏醒,开始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渴望和追求。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对自由、超脱和追求的渴望,以及对尘世的烦恼的抛却。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身的心境,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在世俗纷扰中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倾向。

阁皂山道士晏时中过我南浦久之告归三首读音参考

gé zào shān dào shì yàn shí zhōng guò wǒ nán pǔ jiǔ zhī gào guī sān shǒu
阁皂山道士晏时中过我南浦久之告归三首

wàng jiā wèi zú gèng wàng xíng, sàn kè gū yún jī bù tíng.
忘家未足更忘形,散客孤云迹不停。
sān chǔ jiāng shān xīn wèi bǎo, qī mǐn quán shí yǎn chū xǐng.
三楚江山心未饱,七闽泉石眼初醒。

曾丰诗文推荐

寿星瑞世现光明,俄转桐江作客星。千载严陵后身出,风标气概两亭亭。

中兮和茇,和兮中之茁。潜鞠兮中和,笃生兮人物。

金华洞里太臞仙,千骑来开万里天。领海百氛旬月了,余功赢得坐三年。

此道固非浅,圣门两三人。佳名长在眼,无实勿为宾。

妙龄徒手掇科名,发轫风云九万程。捷径何妨聊决起,通途自分且徐行。

今夕何夕,粲者如许。日在于参,心在于户。心与火俱,火为心主。老人在南,盖得其所。

八月撷葵,十月撷梨。匪蚤伊迟,菊在中兮,有神有奇。于以却艾,宁复云耆。八月撷枣,十月撷稻。匪迟伊蚤,菊在中兮,有化有造。于以却老,宁复云耄。

吾土欧阳公,一代不数人。文星蜚上天,山川效其珍。刘郭相望同,才藻岂不新。所恨狃时态,未蹑公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