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惠补之昆仲秋试

送惠补之昆仲秋试朗读

斑斑兰玉不胜清,长羡于门久日荣。
共庆两苏离蜀道,从今二宋到神京。
三年刻楮真余事,一日乘槎定策名。
想得颐山来岁好,绿袍黄里照溪明。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送惠补之昆仲秋试译文及注释

《送惠补之昆仲秋试》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斑斑兰玉不胜清,
长羡于门久日荣。
共庆两苏离蜀道,
从今二宋到神京。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昆仲(指亲近的朋友、同辈)的祝福和送别之情。斑斑兰玉指的是美丽的花朵和珍贵的宝玉,诗人觉得它们都不及昆仲之间的深厚情谊清澈纯粹。诗人长期羡慕昆仲之间的友情,他们的名声和地位日益昌盛。

诗中提到了两苏,指的是苏轼和苏辙两位著名的文人学士。他们离开了蜀道(指四川地区)前往神京(指京城,即东京),这是一个共同值得庆贺的事情,意味着他们将在京城追求更大的发展。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自己的事迹。他描述了自己三年来的刻苦努力,用楮纸(指古代书写用的纸张)记录下来的种种事情,以及一天之内乘坐槎船(指小船)前往定策名城的经历。这表明诗人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满意,并希望能与昆仲一起分享他的荣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他想象着明年颐山(指一座山名)会更加美好,绿袍(指春天的青翠衣裳)在黄里(指秋天的金黄色)下照亮溪水。这种形象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象征着昆仲之间的友情将继续光芒四射。

这首诗词通过对昆仲之间的友情、自己的努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昆仲的祝福和离别之情。同时,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美感。

送惠补之昆仲秋试读音参考

sòng huì bǔ zhī kūn zhòng qiū shì
送惠补之昆仲秋试

bān bān lán yù bù shèng qīng, zhǎng xiàn yú mén jiǔ rì róng.
斑斑兰玉不胜清,长羡于门久日荣。
gòng qìng liǎng sū lí shǔ dào, cóng jīn èr sòng dào shén jīng.
共庆两苏离蜀道,从今二宋到神京。
sān nián kè chǔ zhēn yú shì, yī rì chéng chá dìng cè míng.
三年刻楮真余事,一日乘槎定策名。
xiǎng dé yí shān lái suì hǎo, lǜ páo huáng lǐ zhào xī míng.
想得颐山来岁好,绿袍黄里照溪明。

袁说友诗文推荐

荆州天险大江蟠,坐制金陵自不难。却遣千艘沉赤壁,至今耆老笑曹瞒。

力田须逢年,掘井须及泉。学者志于道,如以规正圆。及其见道时,揽辔谁争先。筌蹄蜕陈迹,羽化而登仙。是中时反观,一一人之天。森然众妙现,所见惟所便。猗与至...

鲜新栋宇出楼颠,尽得江山四面全。高摘星辰风月夜,远迷河岳水云天。一湖尚想甘棠爱,万井谁呼大隐廛。见说松关频却扫,两贤吟处日回旋。

环山翠幄远尤清,柏叶丛枝到地生。恰傍浓阴深处过,无端杜宇两三声。

春风已落百花中,镜里空嗟两鬓蓬。病懒未能禁酒困,多愁元不为诗穷。偶然贞曜生同世,尤喜丁宽易未东。聚散由来皆造化,一篇我欲谢天公。

斯文宗主赖公归,不使它杨僭等夷。四海声名今大手,万人辟易几降旗。天方欲治将焉往,用不崇朝尚窃迟。整顿乾坤从小试,南州昔日洗潢池。

眼看节物去重来,又见寒梢数点梅。草木已随新岁好,冬芽豫占一年魁。

危樯恰恰傍金山,风送船回势莫攀。忘却波涛望金碧,无边阁上几层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