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天聪洞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天聪洞朗读

天听本非耳,形容独费吟。
岂伊空凿团,能探杳冥心。
混沌开中窍,空虚纳众音。
下临千仞险,当暑骨毛森。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天聪洞译文及注释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天聪洞》是宋代薛嵎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词通过描绘游览雁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听本非耳,形容独费吟。
岂伊空凿团,能探杳冥心。
混沌开中窍,空虚纳众音。
下临千仞险,当暑骨毛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天聪洞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的开篇,“天听本非耳,形容独费吟”,表达了诗人对天聪洞这个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人认为,天聪洞并非凭借耳朵所能感知,而是需要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用心去感受和领悟。这里的“费吟”可以理解为付出了心思和精力的吟咏,强调了艺术创作的难度和诗人的专注与投入。

接下来的两句“岂伊空凿团,能探杳冥心”,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诗人认为,凭借一己之力,是无法完全探索深奥的艺术内涵的,需要在艺术的世界中有所发现和体悟。这里的“杳冥心”可以理解为深奥的心灵或内心深处的秘密。

下一句“混沌开中窍,空虚纳众音”,通过描绘天聪洞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宇宙之奥秘的思考。混沌象征无限的可能性和未知,而“中窍”则指的是天聪洞的洞穴。诗人认为,这个洞穴是一个可以通向宇宙奥秘的通道,象征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思考。

最后两句“下临千仞险,当暑骨毛森”,形象地描绘了登临天聪洞时的险峻和恢弘景象。诗人用“千仞险”形容高山峻岭,表达了一种壮丽而险峻的氛围。同时,“当暑骨毛森”也传达了临丛林高山之际的炎热和紧张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天聪洞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仰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对宇宙奥秘和艺术创作的思考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天聪洞读音参考

zhòng yóu yàn shān fēn de liù tí tiān cōng dòng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天聪洞

tiān tīng běn fēi ěr, xíng róng dú fèi yín.
天听本非耳,形容独费吟。
qǐ yī kōng záo tuán, néng tàn yǎo míng xīn.
岂伊空凿团,能探杳冥心。
hùn dùn kāi zhōng qiào, kōng xū nà zhòng yīn.
混沌开中窍,空虚纳众音。
xià lín qiān rèn xiǎn, dāng shǔ gǔ máo sēn.
下临千仞险,当暑骨毛森。

薛嵎诗文推荐

茅檐日出胜重裘,饱饭看山倦即休。识得个中真气味,自然无梦到封侯。

塔光圆照室,香炷读经晨。林下有清福,尘中无悟人。岩阴常候雨,松色不知春。青草何年墓,标题界碣新。

帆远浙江风,莼鲈趣一同。无人持国是,举世咎诗穷。身退山林重,心怡学问充。冥鸿离罾缴,瞬息九霄空。

百指忍贫埯远次,壮心销尽鬓丝如。身如韦素居常泰,官被声名折得迟。束檐喜闻千里戍,出山唯有十年诗。兰亭风月应须记,人物依稀似晋时。

莫道趋时拙,书中乐未涯。荷锄依树歇,联句笑人迟。仙去井犹在,年荒草不衰。近来筋力减,累失看花期。

小窗长日苦吟声,独倚阑干看晚晴。居士莫疑贫可弃,春风不为病相轻。梅边纸帐重重影,壁上离骚字字清。鸥鹭往来情更熟,只消此地度残生。

旧游忆得潇湘路,今喜烟波似旧时。泽畔怕逢渔父问,桃源已被世人知。数家草市添新户,一树寒鸦傍古祠。兰杜香深洲渚阔,小窗长日赋骚辞。

莫道柴门窄,断无车马声。苦吟成集少,久病见人生。花落寒犹在,春阴雨未成。渔村名自我,鸥鹭勿相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