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法海寺

至法海寺朗读

天有阴晴地有艰,一山如隔万重山。
隅逢冬少三馀雨,况置身无百虑关。
岁熟役车容借客。
闲来岩寺可开颜。
悬危既免逢饥虎,又得休公半偈还。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至法海寺译文及注释

《至法海寺》是宋代诗人王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天空有阴晴变化,大地有险难困难。一座山峰像万重山一样隔绝。偶然遇到冬天少许雨水,更让我无忧无虑。年岁丰收,农人的车马借给旅客使用。闲暇时光,我可以前往山岩寺庙,心情会舒畅开朗。避免悬崖险境,不再遭遇饥饿的虎,而且还能得到僧人恩赐的半句佛偈。

诗意和赏析:
《至法海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安宁。诗中的天空和大地变化,山峰的隔绝,以及冬天的雨水,都是自然界的表现,而诗人对此的观察和感受,却引发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心境。他置身于自然之中,远离了世俗的烦恼和忧虑,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他能够借用农人的车马,轻松地行走在山间,抵达岩寺,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这种自在的状态让他的心灵得到舒缓和放松,也使他的容颜明朗开朗。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避开悬崖险境和饥饿的虎。这可以被理解为诗人在人生旅途中避免了危险和困难,得到了平安和安稳。而得到僧人赐予的半句佛偈,更是对诗人内心的一种滋养和启示。

总体来说,王洋的《至法海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和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宁静、安宁和远离尘嚣的向往。这首诗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又传递了人们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至法海寺读音参考

zhì fǎ hǎi sì
至法海寺

tiān yǒu yīn qíng dì yǒu jiān, yī shān rú gé wàn chóng shān.
天有阴晴地有艰,一山如隔万重山。
yú féng dōng shǎo sān yú yǔ, kuàng zhì shēn wú bǎi lǜ guān.
隅逢冬少三馀雨,况置身无百虑关。
suì shú yì chē róng jiè kè.
岁熟役车容借客。
xián lái yán sì kě kāi yán.
闲来岩寺可开颜。
xuán wēi jì miǎn féng jī hǔ, yòu dé xiū gōng bàn jì hái.
悬危既免逢饥虎,又得休公半偈还。

王洋诗文推荐

季管吹灰木落洲,天边初献鹔鹴裘。邦家袭庆因前续,岳渎储精自几秋。秦晋君臣三书接,安危将相百年求。休论辟毂功成后,只恐功名卒未休。

老去独怜南涧竹,闲来不费北山移。年颜攻我真无赖,富贵寻君好自持。

奕世流芳远,传家庆有馀。簪荆苹荐洁,曳练宝妆疏。载德光门阀,成名振时闾,如何裁半日,一旐向輀车。

直造门来诚有意,不持金去惟全名。端疑解习叔孙礼,竟酒曾无讙讼声。

永丰西角绿丝垂,尽日无人可得知,闻道梨园采新曲,长安十样画宫眉。

万物各有性,逍遥即自安。均鸠得巢易,躁蟹寄身难。莫羡高头树,须防静处丸。如今洛阳第,谁以子孙看。

冬馀春晚未收书,一棹相过两日馀。久拟从容来语旧,岂期盟约未寻初。风随双鹿樵中隐,人似三闾泽畔居。樱笋厨烟茶焙火,从来心事不相疏。

一百五十节欲近,二十四番风老时。莫因旧雨与新雨,闲却十枝并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