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叶无咎

和答叶无咎朗读

百年一梦欲谁何,底事容心强揣摩。
便续渊明归去引,不题工部醉时歌。
故山已恐鹤相怨,陋巷何妨雀可罗。
多谢诗仙唤愁醒,簿书丛里少婆娑。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和答叶无咎译文及注释

《和答叶无咎》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年一梦欲谁何,
底事容心强揣摩。
便续渊明归去引,
不题工部醉时歌。
故山已恐鹤相怨,
陋巷何妨雀可罗。
多谢诗仙唤愁醒,
簿书丛里少婆娑。

诗意:
这一百年的梦境归属于谁?
如何能理解其中深意?
仿佛延续了渊明的遗志,
却没有写下工部宴会时的醉歌。
我担忧我的故山是否已经有鹤相争之忧,
但即便是在陋巷中,也能捕捉到雀鸟的欢声。
感谢诗仙的召唤,使我从忧愁中醒来,
在书堆之间,少了一份烦忧与纷扰。

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淡泊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境遇的思考。诗人在诗中谈到百年一梦,询问这个梦境归属于谁,表达了对于人生命运的疑问和对于人事无常的思考。他提到自己揣摩事理,试图理解人生的深意,但似乎并没有完全领悟。在诗中,他暗示自己继承了渊明的遗志,但没有写下工部宴会时的醉歌,显示了他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

诗人还表达了对于故山和陋巷的思念和关注。他担忧故山已经发生了变化,是否已经有了鹤相争之忧,这里可以理解为对于社会和人情变迁的忧虑。然而,诗人却表达了在陋巷中也能感受到雀鸟的欢声,这里可以理解为对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感激和对于人间繁华的淡然态度。

最后,诗人感谢诗仙的召唤,使他从忧愁中醒来,书堆中少了一份烦忧与纷扰。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寻找到了一种解脱和宁静,通过写诗来净化自己的心灵。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境遇的思索,以及对于淡泊和宁静的追求。通过对于人生的反思和对于自然的感悟,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尘嚣的心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怀。

和答叶无咎读音参考

hé dá yè wú jiù
和答叶无咎

bǎi nián yī mèng yù shuí hé, dǐ shì róng xīn qiáng chuǎi mó.
百年一梦欲谁何,底事容心强揣摩。
biàn xù yuān míng guī qù yǐn, bù tí gōng bù zuì shí gē.
便续渊明归去引,不题工部醉时歌。
gù shān yǐ kǒng hè xiāng yuàn, lòu xiàng hé fáng què kě luó.
故山已恐鹤相怨,陋巷何妨雀可罗。
duō xiè shī xiān huàn chóu xǐng, bù shū cóng lǐ shǎo pó suō.
多谢诗仙唤愁醒,簿书丛里少婆娑。

孙应时诗文推荐

恸哭斯文祝,苍茫何问天。百年曾未半,千载忍无传。梁木谁扶厦,狂澜莫障川。吞声言不忍,有泪彻重泉。

南山击缶正乌乌,东市匆匆坐一书。说道中兴无过事,太阳侵蚀总缘渠。

水边篱落影疏疏,一见风姿意豁如。驿使莫嫌时节晚,少留春半作春初。

匹马劳山县,风霜度十旬。能令万人活,不计百年身。事业秋毫尽,声华白日沦。之人才筦库,谁独上麒麟。

不将尘土望清华,珍重高情久更加。肯把书来话心曲,又从今去各天涯。一麾可是君恩薄,百丈休怜江路赊。归见故人应一笑,为传消息报梅花。

薛承弧矢射芳晨,三纪风光又一春。深喜团圞娱父母,何当合沓燕宾亲。百年好共成门户,千万宁忧欠宅邻。满酌期兄增壮志,相携平步上星辰。

高人遗世纷,山水好常酷。监州当暑来,风露劳栉沐。千里生清凉,万象入睐瞩。公余事幽讨,驾言访容谷。岂知丛尔县,有此壮哉瀑。飞盖缭崇阿。响屐穿翠簏。林声疑...

春风客皇州,积雨不得晴。倚楼望西湖,想见烟水平。芳时谅难负,胜侣欣来并。杖藜一萧散,唤船弄空明。浮云为我开,好鸟为我鸣。青山次第出,桃李正鲜劳。华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