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俗

趋俗朗读

残雪高峰外,孤猿细雨中。
看花心未老,问事耳须聋。
时俗同伧父,归休学塞翁。
相随携酒去,猎较祭田公。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趋俗译文及注释

《趋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舒岳祥。诗中描绘了一个在残雪高峰外、孤猿细雨中的景象。诗人以此为引子,表达了他对社会趋俗的态度和自己宁静淡泊的生活理念。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残雪高峰外,
孤猿细雨中。
看花心未老,
问事耳须聋。
时俗同伧父,
归休学塞翁。
相随携酒去,
猎较祭田公。

诗意表达了作者舒岳祥对于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个人生活态度的思考。通过描绘残雪高峰和孤猿细雨的景象,诗人表达了一种离群独处、超然物外的心境。他观察到时下人们的繁忙和浮躁,而自己却保持了一颗宁静的芳心,不受世俗之累。诗中的“看花心未老,问事耳须聋”表明他不愿被俗世之事所牵绊,宁愿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不去理会纷繁的尘世琐事。

诗的后半部分,舒岳祥将时俗相似的人比作伧父,意味着他们被社会同化、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他自己则选择了“归休学塞翁”,追求退隐的生活方式,像塞翁一样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相随携酒去,猎较祭田公”描绘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同出游的情景,他们带着酒,一同追逐猎物,比拟为祭祀田公。这种形式上的宴会和狩猎活动,具有一种超越世俗的意味,象征着与朋友们共享自然之乐、追逐心灵自由的生活方式。

《趋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作者的超然态度和追求内心安宁的生活理念。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词更具意境和内涵,让读者在感受美好自然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境遇的思考。

趋俗读音参考

qū sú
趋俗

cán xuě gāo fēng wài, gū yuán xì yǔ zhōng.
残雪高峰外,孤猿细雨中。
kàn huā xīn wèi lǎo, wèn shì ěr xū lóng.
看花心未老,问事耳须聋。
shí sú tóng cāng fù, guī xiū xué sài wēng.
时俗同伧父,归休学塞翁。
xiāng suí xié jiǔ qù, liè jiào jì tián gōng.
相随携酒去,猎较祭田公。

舒岳祥诗文推荐

紫玉炎天菊,红芽陆地荷。孤芳群讪集,一笑百忧多。美味河豚虐,妍姿鸩毒苛。借渠存警戒,何必辩真讹。

晓寒飒飒侵驼褐,山色盈盈入酒杯。人物风流随逝水,故都文宪没苍苔。黄鹂杜宇忽忙过,卢橘杨梅次第来。气运总随时节变,人逢寒食自须哀。

相见岭头相见少,北风吹却南翁倒。短日荒荒白草枯,颠狂乱叶如飞鸟。前峰低处紫海出,知是吾归里中道。父兄问讯今何如,只是相公言语好。

杜宇啼时多是雨,酴醾开后便无春。惜花底学千金子,对酒还思两玉人。良药草中闲长叶,幽禽花里巧藏身。青山百里通来往,衰病保曾厌客频。

五月二十分龙雨,今日霏微如下土。前日何日何霖霪,正是分龙乃如许。有余不足相乘除,天道人事元非疏。何龙分得此乡雨,问龙先日何处居。我昔游三江五湖,江湖处...

寒暑一大瘧,天地一病躯。古来几寒暑,元气朘削余。人物生其中,短小一侏儒。神农乏药草,黄帝无医书。坐令豺虎横,咬嚼为膏腴。顽疾久不治,臓腑生虫蛆。顾借大...

树头绿叶无花看,树下黄花带叶开。炎化新钱忘铸字,金成小盏欠施台。贵人亭馆何曾识,野客园林不用栽。斗草儿曹求入咏,苍苔留坐独徘徊。

雪里红梅树,尊前白发翁。莫求颜色似,风致许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