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一首

颂古一○一首朗读

六国清平贺圣年,珠檐高卷月明前。
金轮那肯当堂坐,不用丹墀击静鞭。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月明金轮
相关诗文:

颂古一○一首译文及注释

《颂古一○一首》是宋代释子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六国的和平景象,以及对圣明岁月的祝贺。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颂古一○一首》的中文译文:
六国清平贺圣年,
珠檐高卷月明前。
金轮那肯当堂坐,
不用丹墀击静鞭。

诗意和赏析:
《颂古一○一首》以古代六国的和平繁荣为题材,通过描绘清平的景象,表达了对圣明岁月的庆贺和赞美之情。

首先,诗人描述了六国的清平景象。"六国清平贺圣年"这句表达了六国的安定和繁荣,也象征了和睦共处的时代。这里的"清平"可以理解为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状态,"圣年"则意味着一个神圣而庄严的时刻。

接着,诗人运用了富有意象的描写手法,描绘了一个月明如水的夜晚景象。"珠檐高卷月明前"这句通过珠帘高卷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明亮的月光从珠帘间洒下,照耀着前方的景物。这一景象给人以宁静和安详之感,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

然后,诗中提到了金轮。"金轮那肯当堂坐"这句是对佛法的暗示,金轮作为佛教的象征之一,寓意着智慧和慈悲。这里金轮不肯当堂坐,可以理解为佛法不再需要居高临下地指导,而是在清平的时代,人们自觉地秉持智慧和慈悲的精神。

最后,诗人以"不用丹墀击静鞭"来结束这首诗词。这句诗意味深长,丹墀指的是皇帝的宝座,击静鞭则是皇帝在朝会上用来示意安静的鞭子。这句诗表达了时代的和平繁荣,以至于皇帝都不需要使用它来维持秩序。这是对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的赞美,也展示了一个文明社会的成就。

总的来说,《颂古一○一首》通过描绘六国的清平景象,表达了对圣明岁月的庆贺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富有意象的描写手法,展示了月明如水的夜晚景象和和平时代的宁静氛围。同时,通过金轮和丹墀的比喻,诗词也传递了对智慧、慈悲和社会稳定的思考。整首诗以优美的词藻和深刻的意境,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和谐繁荣的古代社会。

颂古一○一首读音参考

sòng gǔ yī yī shǒu
颂古一○一首

liù guó qīng píng hè shèng nián, zhū yán gāo juǎn yuè míng qián.
六国清平贺圣年,珠檐高卷月明前。
jīn lún nà kěn dāng táng zuò, bù yòng dan chi jī jìng biān.
金轮那肯当堂坐,不用丹墀击静鞭。

释子淳诗文推荐

空劫自己无依守,佛祖从来难启口。九年面壁太多端,那堪更强分妍丑。

鹤发渔翁岁莫论,桑田几变尔常存。红蓼岸,荻花村,水月虚明两不痕。

异类潜行未光前,昂藏头角耸摩天。回途莫衬寒岸草,耕破威音那畔田。

回途玉马休相伴,背角泥牛莫下鞭。多谢乾坤垂覆载,閒云芳草恣情眠。

勿谓无言为妙,面壁何尝不道。翻思金色头陀,却把刹竿推倒。

虚室更深冷不眠,翛翛孤坐几经年。昨宵又觉还耽睡,元是新铺白玉毡。

皎月流辉千嶂冷,泥牛徐步出云烟。玄徒若问西来意,直指胞胎未具前。

柴扉常对白云开,玉凤衔花去又回。不学东林远沽酒,渊明多谢入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