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翁士特惠笋

谢翁士特惠笋朗读

北客未识猫头笋,此来逢君欣得之。
出土好色已胜玉,下箸珍味端如饴。
口涎馋嚼笑早计,食指蠕动能前知。
小炉谁见亲煨熟,醉眼瞢腾岸接篱。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谢翁士特惠笋译文及注释

《谢翁士特惠笋》是宋代李处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方的客人不曾见过猫头笋,这次来到您这里偶然得到了它。煮熟之后,它的色泽比美玉还要出色,品尝起来口感如同糖果。一口咀嚼,口水早已流出,食指也不自觉地动弹起来。小炉中烹制的美食,谁能见证其烹饪的过程?沉醉的眼神漫游,岸边的篱笆接连飞过。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一种美味独特的猫头笋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食的喜爱和赞美。诗中通过形容猫头笋的色泽、口感和美味,展现了诗人对食物的细腻感受,以及对烹饪技艺的称赞。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愉悦和享受,使读者能够领略到美食带来的美好体验。

赏析:
《谢翁士特惠笋》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猫头笋的美味和诗人的愉悦之情。诗中使用了形容词和动词的修辞手法,如"好色已胜玉"、"珍味端如饴",生动地展现了猫头笋的色泽和口感。诗人通过"口涎馋嚼笑早计"、"食指蠕动能前知"等描写,表现出对美食的热切期待和满足后的喜悦。诗的结尾"醉眼瞢腾岸接篱",以意象化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陶醉于美味佳肴之中的情景,给人以愉悦和遐想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将诗人对猫头笋的喜爱和享受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对美食的描绘和对味觉的刺激,诗人将读者带入了美食的世界,给人一种愉悦和满足的感受。这首诗词既展现了宋代人对美食的追求和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感和赞美之情。

谢翁士特惠笋读音参考

xiè wēng shì tè huì sǔn
谢翁士特惠笋

běi kè wèi shí māo tóu sǔn, cǐ lái féng jūn xīn dé zhī.
北客未识猫头笋,此来逢君欣得之。
chū tǔ hào sè yǐ shèng yù, xià zhù zhēn wèi duān rú yí.
出土好色已胜玉,下箸珍味端如饴。
kǒu xián chán jué xiào zǎo jì, shí zhǐ rú dòng néng qián zhī.
口涎馋嚼笑早计,食指蠕动能前知。
xiǎo lú shuí jiàn qīn wēi shú, zuì yǎn méng téng àn jiē lí.
小炉谁见亲煨熟,醉眼瞢腾岸接篱。

李处权诗文推荐

故国三千里,行藏岂问天。雪峰明的的,水溜响涓涓。指冻无完甲,琴寒有折弦。老僧如木石,性静不须禅。

我如萍不根,有往而无返。天涯与地角,孰能量近远。故乡无巢归,流落岁时晚。辜负平生心,何由见嵇阮。

溪流暴雨涨江同,咫尺西邻信不通。衰朽怕看青镜里,笑谈犹近翠屏中。侍郎客到无苛礼,教授诗来有古风。五载皇皇无税驾,我途正似阮生穷。

草碧波复绿,南浦愁送君。君行将何之,怆指南北云。相思无早晚,生离无近远。悠悠关塞阻,杳杳音信断。青灯挑已尽,夜长方展转。

饭已抄云子,杯仍致麴生。青梅方弄色,黄鸟已无声。世态穷尤见,吾心老更明。从来文字饮,意不在倾城。

野人不入俗,裋褐分田舍。由来黄犊车,不受尘中驾。空床蟋蟀边,阴牖蒲萄下。适然契幽怀,推枕起中夜。

家山回首三千里,世乱身危今老矣。由来客子斗身强,敢弗加餐慎行李。闽中此地称多贤,招我作邻密且迩。二子人物夙所慕,倾盖忘形到汝尔。刘郎能事出世家,胜韵那...

从来膏粱鄙世胄,岂知牛后与鸡口。况乃末俗交道衰,时态纷纷翻覆手。刘君门多长者辙,俗子驱车未容蹂。斯文博约有王郎,正如白二得元九,子猷无事只种竹,渊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