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西湖作二首

移居西湖作二首朗读

火云阳焰欲烧空,小槛幽窗想旧峰。
白汗此时流枕簟,清风何处动杉松。
残更正好眠凉月,远寺俄闻报晓钟。
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
官园树影昼阴阴,咫尺清凉莫浣心。
桃李别教人主掌,烟花不称我追寻。
蜩螗晚噪风枝稳,翡翠闲眠宿处深。
争似出尘地行止,东林苔径入西林。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西湖
诗文主题:旧峰流枕簟清风
相关诗文: 西

移居西湖作二首译文及注释

《移居西湖作二首》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火云阳焰欲烧空,
小槛幽窗想旧峰。
白汗此时流枕簟,
清风何处动杉松。
残更正好眠凉月,
远寺俄闻报晓钟。
只待秋声涤心地,
衲衣新洗健形容。
官园树影昼阴阴,
咫尺清凉莫浣心。
桃李别教人主掌,
烟花不称我追寻。
蜩螗晚噪风枝稳,
翡翠闲眠宿处深。
争似出尘地行止,
东林苔径入西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齐己移居西湖的心情和感受。他描述了西湖美丽的景色和安静的环境,表达了对新居的喜悦和对过去山居生活的怀念。

诗的第一首描绘了西湖的美景,火烧云将天空染成了红色,小槛的窗户使人想起了过去山中的峰峦。诗人感到了夏日炎热,汗水滴落在枕簟上。他感叹清风如今在何处,是否还能吹动杉树和松树。

第二首诗以夜晚为背景,描绘了宁静的西湖夜景。诗人欣赏着残月的美丽,在远处的寺庙中听到了晨钟。他期待着秋天的到来,希望清凉的秋风能够洗净他的心灵,他穿上衲衣,准备迎接新的生活。

诗的最后一部分描述了他对于官园的无所留恋,并表达了对于追求内心追求的愿望。他希望远离喧嚣和名利,像蜩螗一样在风中噪叫,在宁静的地方安眠。他以东林入西林的行止比喻自己追求超脱世俗的内心追求。

整首诗以描绘景色为主要手法,通过描写自然的美景和对宁静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深远的哲理和情感。

移居西湖作二首读音参考

yí jū xī hú zuò èr shǒu
移居西湖作二首

huǒ yún yáng yàn yù shāo kōng, xiǎo kǎn yōu chuāng xiǎng jiù fēng.
火云阳焰欲烧空,小槛幽窗想旧峰。
bái hàn cǐ shí liú zhěn diàn,
白汗此时流枕簟,
qīng fēng hé chǔ dòng shān sōng.
清风何处动杉松。
cán gēng zhèng hǎo mián liáng yuè, yuǎn sì é wén bào xiǎo zhōng.
残更正好眠凉月,远寺俄闻报晓钟。
zhǐ dài qiū shēng dí xīn dì, nà yī xīn xǐ jiàn xíng róng.
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
guān yuán shù yǐng zhòu yīn yīn, zhǐ chǐ qīng liáng mò huàn xīn.
官园树影昼阴阴,咫尺清凉莫浣心。
táo lǐ bié jiào rén zhǔ zhǎng,
桃李别教人主掌,
yān huā bù chēng wǒ zhuī xún.
烟花不称我追寻。
tiáo táng wǎn zào fēng zhī wěn, fěi cuì xián mián sù chù shēn.
蜩螗晚噪风枝稳,翡翠闲眠宿处深。
zhēng shì chū chén dì xíng zhǐ, dōng lín tái jìng rù xī lín.
争似出尘地行止,东林苔径入西林。

齐己诗文推荐

蠹不自蠹,而蠹于木心。蠹极木心,以丰尔腹。偶或成之,胡为勖人。人而不真,繇尔乱神。蠹兮蠹兮,何全其生。无托尔形,霜松雪柽。

荣枯得失理昭然,谁学离骚更问天。生下便知真梦幻,老来何必叹流年。清风不变诗应在,明月无踪道可传。珍重匡庐沃洲主,拂衣抛却好林泉。

大鹏刷翮谢溟渤,青云万层高突出。下视秋涛空渺弥,旧处鱼龙皆细物。人生在世何容易,眼浊心昏信生死。愿除嗜欲待身轻,携手同寻列仙事。

身不沉,骨不重。驱青鸾,驾白凤。幢盖飘飘入冷空,天风瑟瑟星河动。瑶阙参差阿母家,楼台戏闭凝彤霞。五三仙子乘龙车,堂前碾烂蟠桃花。回头却顾蓬山顶,一点浓...

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五陵春暖芳草齐,笙歌到处花成泥。日沉月上且斗鸡,醉来莫问天高低。伯阳道德何涕唾,仲尼礼乐徒卑栖。

行路难,君好看,惊波不在黤黮间,小人心里藏奔湍。七盘九折寒崷崒,翻车倒盖犹堪出。未似是非唇舌危,暗中潜毁平人骨。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又不见李...

莲峰映敷水,嵩岳压伊河。两处思归久,前贤隐去多。闲身应绝迹,在世幸无他。会向红霞峤,僧龛对薜萝。

不放生纤草,从教遍绿苔。还防长者至,未著牡丹栽。蛱蝶空飞过,鶺鴒时下来。南邻折芳子,到此寂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