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荔子

咏荔子朗读

天垂甘露绛绡囊,凝作清冰更有香。
偏与荷花妒颜色,不教卢橘见容光。
蔡公笔妙曾分品,坡老名高合得尝。
最喜不为妃子污,千年风月水云乡。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咏荔子译文及注释

《咏荔子》是宋代陈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天上悬挂着甘露,如红绸一般垂下来,
凝结成清冰,更散发着香气。
荔子的颜色比荷花还妒嫉,
不让卢橘也能显得光彩。
蔡公的笔墨细腻,曾经分别品味过这美味,
坡老的名声高大,也曾品尝过它。
最令人喜爱的是它不曾被污染为妃子的口腹之欲,
千年来,它一直是风月水云乡的象征。

诗意和赏析:
《咏荔子》以描绘荔子的美味和独特魅力为主题,通过对荔子的形象描写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荔子的喜爱之情,并将其与其他水果进行对比,突出了荔子的独特之处。诗中的荔子被赋予了妒嫉的特质,与荷花相比,它的颜色更加艳丽夺目,甚至要超过卢橘。这种比较使荔子显得更加珍贵和引人注目。

诗中提到蔡公和坡老,分别指的是宋代文人蔡京和苏轼。蔡京是一位文学才子,他的笔墨描写细腻,对美食有着独到的品味。苏轼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文学家和美食家,他对各种美食都有深刻的体会。作者将蔡公和坡老作为荔子的品鉴者,突显了荔子的独特风味和令人称道的品质。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荔子的赞美之情。作者称赞荔子不为妃子所妄尝,强调荔子的纯净和高尚品质。诗中的荔子被赋予了象征性的意义,代表着千年来风月水云乡的美好和纯洁,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一种文化符号。

《咏荔子》通过对荔子美味的描写和与其他事物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荔子的热爱和对纯净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荔子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整首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清新,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美食和自然的独特情怀。

咏荔子读音参考

yǒng lì zi
咏荔子

tiān chuí gān lù jiàng xiāo náng, níng zuò qīng bīng gèng yǒu xiāng.
天垂甘露绛绡囊,凝作清冰更有香。
piān yǔ hé huā dù yán sè, bù jiào lú jú jiàn róng guāng.
偏与荷花妒颜色,不教卢橘见容光。
cài gōng bǐ miào céng fēn pǐn, pō lǎo míng gāo hé dé cháng.
蔡公笔妙曾分品,坡老名高合得尝。
zuì xǐ bù wéi fēi zǐ wū, qiān nián fēng yuè shuǐ yún xiāng.
最喜不为妃子污,千年风月水云乡。

陈宓诗文推荐

我作城东湖,筑堤百馀丈。水深才四尺,岸曲八回往。中号小沧洲,拏舟轻莲荡。回还即数里,渌作三江涨。集鹭绝惊猜,跳鱼时跌宕。栏外一峰奇,意重友人饷。月夕命...

老觉无情恋物华,玉尘那复惜飞花。春风只在襟怀里,试问蓝溪吏隐家。

殷勤春语数行书,忽忆先贤泣满裾。一饭怜贫犹欲报,交章荐士合何如。

想像孤忠尚凛然,古祠何止更千年。清标自是人难泯,不为区区一剑传。

老鹊呼檐人起早,华鲸催午日西迟。不因地迥稀尘事,那得冬阴似夏时。

田里今年少叹嗟,前溪敢放夜痕加。天开璧玉三千岫,水绕黄云一万家。古寺安闲茶可饱,深村取次酒能赊。归来晚及西津渡,百丈虹梁喜有涯。

师座慈山几百春,精神长是念斯民。我非济旱为霖手,合作岩隈洒扫人。

生平尊仰梅溪像,望日迁居恪及门。诞子偶然同是日,命名端合作梅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