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冢

义马冢朗读

诉得冤伸意始休,敝帷埋骨几经秋。
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
作传自应班豫让,论功何止及留侯。
世间义字无人识,写在荒丘马冢头。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义马冢译文及注释

《义马冢》是宋代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义马冢

诉说冤情已不再,敝帏掩埋骨多秋。兽心仍然办死报,人面却甘为冤仇。若要述传班豫让,功绩何限及留侯。世间无人识义意,写在荒丘马冢头。

诗词通过描绘一座荒丘上的马冢,表达了诗人对冤情和义行的思考。诗中的“义马冢”象征着无名英雄的墓地,他们为了正义而牺牲,却鲜为人知。诗人用简洁而质朴的语言,展示了冤情无处申诉的无奈和被遗忘的悲哀。

第一句“诉说冤情已不再,敝帏掩埋骨多秋。”表达了冤情已无法诉说,冤屈已被掩埋多年,没有得到昭雪。第二句“兽心仍然办死报,人面却甘为冤仇。”指出了那些残忍的凶手或野兽,仍然得以生存,而冤情的受害者却在无声中承受冤屈。这种对冤情的揭示和对冤仇的控诉,表达了诗人对正义的渴望和对不公的愤慨。

接下来的两句“若要述传班豫让,功绩何限及留侯。”表达了诗人的思索。班豫让是古代忠臣,留侯是指韩信,他们因为忠诚和功绩而流传千古。诗人暗示,这些无名的义士与他们相比,功绩何止于留侯,但他们的事迹却鲜为人知。

最后两句“世间无人识义意,写在荒丘马冢头。”点明了诗人的主题。诗人感叹世人无人了解这种对义的追求,而将这份义意写在荒丘上的马冢,象征着无名英雄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

整首诗词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冤屈和正义的关切。通过对冤情和义行的揭示,诗人唤起了人们对遗忘者的关注和对正义的思考。《义马冢》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含蓄的意境,表达了对冤屈和无名英雄的敬意,同时也呼唤着社会对正义的关注和尊重。

义马冢读音参考

yì mǎ zhǒng
义马冢

sù dé yuān shēn yì shǐ xiū, bì wéi mái gǔ jǐ jīng qiū.
诉得冤伸意始休,敝帷埋骨几经秋。
shòu xīn yóu bàn sǐ bào zhǔ, rén miàn què gān shēng shì chóu.
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
zuò chuán zì yīng bān yù ràng, lùn gōng hé zhǐ jí liú hóu.
作传自应班豫让,论功何止及留侯。
shì jiān yì zì wú rén shí, xiě zài huāng qiū mǎ zhǒng tóu.
世间义字无人识,写在荒丘马冢头。

艾性夫诗文推荐

折柳系离船,船行柳条短。赖有枝上花,飘泊随君远。

玉兔不可罝,金乌不可笼。蜉蝣问鹤年,槿花笑松风。郿坞不救卓,铜山终饿通。玉儿误东昏,绿珠累石崇。谁信贪心苦,俄成旋踵空。既无九转丹,又非千岁翁。荣枯同...

烟雨庭前锦繖张,一般穠郁雪深堂。偶扶晴日孤筇出,连挹春风两屋香。供佛省烧苍柏子,薰书不藉绿芸囊。冰霜尽厄芳心在,自与梅花是雁行。

汝家有子兰,诗体能入选。尔后岛可辈,往往以律变。选律固无择,语意忌庸浅。大音尚和平,至味贵悠远。归欤事斯语,妙理千万变。欧称九僧今不见,退之拟过红楼院...

营营谁肯卧沧洲,喜有高人此枕流。得水最多知地胜,种花无数欲春留。图传笠泽三分画,梦绕黄淤十里秋。料得江枫吟未了,载诗应汗谪仙牛。

投老移家僻坞来,满林秋露洗黄埃。饮才种麦须堪饱,衣旋培桑未可裁。万古乾坤如传舍,一生风雪叹江梅。相看喜有青田鹤,肯与诗筒日往回。

岁如旧政方书满,春与故人同惠来。白发最愁新历换,清谈且博笑颜开。屠苏卯酒红生晕,红菜辛盘翠作堆。但觅年年各强健,不妨日日小徘徊。

拄拐蹒跚鬓雪明,向来小范亦分羹。十年不见疑先死,一旦相逢似再生。尽乱亦收诗卷上,长贫犹挟命书行。试言何物妖星照,是处青山白骨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