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庭翠陈善夫

酬庭翠陈善夫朗读

家在文昌古堰西,红蕖环映碧涟漪。
饱钟天地清脾气,厌作江湖近体诗。
雪茧草书香不断,玉壶冰壑梦相随。
自怜未到参禅处,欠问彭城老祖师。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酬庭翠陈善夫译文及注释

《酬庭翠陈善夫》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和对文学创作的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家在文昌古堰西,
红蕖环映碧涟漪。
饱钟天地清脾气,
厌作江湖近体诗。
雪茧草书香不断,
玉壶冰壑梦相随。
自怜未到参禅处,
欠问彭城老祖师。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自身的生活环境作为背景,诗人的家位于文昌古堰的西边。诗中描述了红蕖花儿在碧波荡漾中盛开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他已经满足于闲适的生活,不再追求名利,不愿再写那些近体诗歌。他将自己的心灵深处和诗歌创作联系起来,通过写作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红蕖环绕在碧波之中,给人一种清新、静谧的感觉。诗人通过饱钟的比喻,表达了对天地之间纯净精神气质的向往。他已经对于浮世的琐碎和江湖的喧嚣感到厌倦,不再写作近体诗,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深度。

诗中的雪茧草书和玉壶冰壑等意象,突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美好与纯净。雪茧草书的香气不断飘散,使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文化底蕴。而玉壶冰壑则象征着高洁的心灵和清新的境界。这些意象和景物通过诗人的笔触,将内心的梦境与现实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追求美好与理想的意境。

然而,诗人自怜未能到达参禅的境地,他在心灵上还未能达到彭城老祖师所在的境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修行和境界的不满和渴望。整首诗铺陈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于现实生活的厌倦,体现了对于精神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酬庭翠陈善夫读音参考

chóu tíng cuì chén shàn fū
酬庭翠陈善夫

jiā zài wén chāng gǔ yàn xī, hóng qú huán yìng bì lián yī.
家在文昌古堰西,红蕖环映碧涟漪。
bǎo zhōng tiān dì qīng pí qì, yàn zuò jiāng hú jìn tǐ shī.
饱钟天地清脾气,厌作江湖近体诗。
xuě jiǎn cǎo shū xiāng bù duàn, yù hú bīng hè mèng xiāng suí.
雪茧草书香不断,玉壶冰壑梦相随。
zì lián wèi dào cān chán chù, qiàn wèn péng chéng lǎo zǔ shī.
自怜未到参禅处,欠问彭城老祖师。

艾性夫诗文推荐

折柳系离船,船行柳条短。赖有枝上花,飘泊随君远。

玉兔不可罝,金乌不可笼。蜉蝣问鹤年,槿花笑松风。郿坞不救卓,铜山终饿通。玉儿误东昏,绿珠累石崇。谁信贪心苦,俄成旋踵空。既无九转丹,又非千岁翁。荣枯同...

烟雨庭前锦繖张,一般穠郁雪深堂。偶扶晴日孤筇出,连挹春风两屋香。供佛省烧苍柏子,薰书不藉绿芸囊。冰霜尽厄芳心在,自与梅花是雁行。

汝家有子兰,诗体能入选。尔后岛可辈,往往以律变。选律固无择,语意忌庸浅。大音尚和平,至味贵悠远。归欤事斯语,妙理千万变。欧称九僧今不见,退之拟过红楼院...

营营谁肯卧沧洲,喜有高人此枕流。得水最多知地胜,种花无数欲春留。图传笠泽三分画,梦绕黄淤十里秋。料得江枫吟未了,载诗应汗谪仙牛。

投老移家僻坞来,满林秋露洗黄埃。饮才种麦须堪饱,衣旋培桑未可裁。万古乾坤如传舍,一生风雪叹江梅。相看喜有青田鹤,肯与诗筒日往回。

岁如旧政方书满,春与故人同惠来。白发最愁新历换,清谈且博笑颜开。屠苏卯酒红生晕,红菜辛盘翠作堆。但觅年年各强健,不妨日日小徘徊。

拄拐蹒跚鬓雪明,向来小范亦分羹。十年不见疑先死,一旦相逢似再生。尽乱亦收诗卷上,长贫犹挟命书行。试言何物妖星照,是处青山白骨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