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

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朗读

龙眠有巧手,幻出汗血驹。
老衲或戒之,回向心地初。
遂画白依仙,蕲与梵释俱。
北方四天王,亦附瞿昙居。
杂以马龙像,宿习终未除。
四王名字异,且复形状殊。
信者谓其有,疑者意其无。
荡荡天门高,谁能凌空虚。
何以信不疑,取诸贝叶书。
子不语怪神,从释恐畔儒。
语之且不可,笔之其可乎。
因画议及此,于公意何如。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译文及注释

《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是宋代王炎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描绘画作为主题,表达了对画作艺术的赞美和思考。

诗词描绘了一个名为徐商叟所藏的李伯时绘制的《四天王图》。诗人称赞画家徐商叟的巧手,他幻化出了栩栩如生的汗血驹,而自己则在观赏画作时产生了戒心,希望能够回向心地初,即保持清净的心境。

画作中还描绘了白依仙、蕲与梵释等仙境人物,以及北方四天王和瞿昙的形象。画家将这些形象与马龙的形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四位天王的名字和形状各不相同,这使得人们对画作的真实性产生了疑虑,有人相信其存在,有人怀疑其虚幻。

诗中提到了天门高耸、凌空虚无的景象,并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够凌驾于虚空之上呢?诗人回答说,我们可以从贝叶书中获得一些信仰的线索,但是对于奇异神灵的讨论,释道两家有不同的观点。对于是否可以言说这些问题,诗人提出了疑问,但对于通过绘画来探讨这些问题,他则表示赞同。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画作中的形象和探讨信仰与艺术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的赞美和思考。通过描绘画作中的奇幻形象和对于真实与虚幻的思考,诗人引发了读者对于艺术与信仰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于超越现实世界的探索的思考。

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读音参考

tí xú shāng sǒu suǒ cáng lǐ bó shí sì tiān wáng tú
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

lóng mián yǒu qiǎo shǒu, huàn chū hàn xuè jū.
龙眠有巧手,幻出汗血驹。
lǎo nà huò jiè zhī, huí xiàng xīn dì chū.
老衲或戒之,回向心地初。
suì huà bái yī xiān, qí yǔ fàn shì jù.
遂画白依仙,蕲与梵释俱。
běi fāng sì tiān wáng, yì fù qú tán jū.
北方四天王,亦附瞿昙居。
zá yǐ mǎ lóng xiàng, sù xí zhōng wèi chú.
杂以马龙像,宿习终未除。
sì wáng míng zì yì, qiě fù xíng zhuàng shū.
四王名字异,且复形状殊。
xìn zhě wèi qí yǒu, yí zhě yì qí wú.
信者谓其有,疑者意其无。
dàng dàng tiān mén gāo, shuí néng líng kōng xū.
荡荡天门高,谁能凌空虚。
hé yǐ xìn bù yí, qǔ zhū bèi yè shū.
何以信不疑,取诸贝叶书。
zǐ bù yǔ guài shén, cóng shì kǒng pàn rú.
子不语怪神,从释恐畔儒。
yǔ zhī qiě bù kě, bǐ zhī qí kě hū.
语之且不可,笔之其可乎。
yīn huà yì jí cǐ, yú gōng yì hé rú.
因画议及此,于公意何如。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诗文推荐

鹤骨鸡肤不耐寒,那堪癣疥更斑斓。开年惨淡阴兼雨,终日抓搔寝不安。未可给扶亲几杖,岂能见客摄衣冠。人言剥复相更代,频把韦编反对观。

双溪渐有杂花开,每日扶筇到一回。胜似名园空锁闭,主人至老不归来。

有客有客字晦叔,东皋岁收可饘粥。何为得饱尚多忧,岂是老穷无止足。十日之中九日病,以杖扶行惧颠覆。呜呼一歌兮意长,风林助我鸣悲商。

扣关倒屣略从容,惊见文章豹管中。水阔山遥俱倦客,花明柳暗又东风。锦囊收拾语皆好,黄卷沉潜经可穷。会看卧龙腾踏去,知贤吾或似庞翁。

江头昨夜雨何似,新涨平添一丈强。倚柂稳如天上坐,顺流明日到衡阳。

天寒鸿雁低,客子亦倦游。忆昔少年时,风埃蔽貂裘。欲办一束茅,不种千章楸。黄鹄入鸡鹜,亦为饮啄谋。岂有斗升水,能行千斛舟。

荆璞天下珍,价重金百镒。谁能玉其德,有亦未易识。陆沈黄绶间,心不计喧寂。挽之置通津,谁借一臂力。穷山抱白虹,缇袭贵燕石。

焚香清坐对韦编,妙处悬知不可传。三画分明寄玄旨,谁将修绠汲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