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长孺奉母还家

赠黄长孺奉母还家朗读

潘御迓从灵绪乡,箫吟欢动喜还堂。
诗书余泽心犹古,桃李春风话亦香。
卜筑已投山契合,奉甘先与菜商量。
行边好语须听取,去却来时后会长。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赠黄长孺奉母还家译文及注释

《赠黄长孺奉母还家》是宋代陈著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赠送礼物的形式,向黄长孺寄语,祝贺他平安归家,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喜悦和对友情的赞美。

诗词通过描绘潘御迓从乡间归来的情景,营造了欢乐的氛围。箫声吟唱,喜悦洋溢,预示着黄长孺的归来给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喜悦。

诗中提到“诗书余泽心犹古”,表达了作者对黄长孺的赞赏。他认为黄长孺具有博览群书、涵养深厚的品质,使得他的心境仿佛还停留在古代的风尚中。

接下来的两句“桃李春风话亦香”,既是对黄长孺的褒奖,也是对友情的赞美。作者以桃李为比喻,暗示黄长孺的言谈举止如春风拂面,温暖宜人。

诗的后半部分谈及了作者与黄长孺的友情。作者说:“卜筑已投山契合,奉甘先与菜商量。”这表明作者与黄长孺的友谊已经深入人心,且双方的志趣相投。卜筑是指筑室,投山则意味着归隐山林。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与黄长孺相互承诺,彼此志同道合,共同追求理想。

最后两句“行边好语须听取,去却来时后会长”,表达了作者对黄长孺离别时的期望和对再次相聚的期盼。作者希望黄长孺在旅途中能够收集到一些有益的言谈,以便分享给他,同时也期待他们的再次相聚。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黄长孺归来的喜悦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欢乐的场景和赞美黄长孺的品质,诗词展现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和对友情的美好展望。

赠黄长孺奉母还家读音参考

zèng huáng zhǎng rú fèng mǔ huán jiā
赠黄长孺奉母还家

pān yù yà cóng líng xù xiāng, xiāo yín huān dòng xǐ hái táng.
潘御迓从灵绪乡,箫吟欢动喜还堂。
shī shū yú zé xīn yóu gǔ, táo lǐ chūn fēng huà yì xiāng.
诗书余泽心犹古,桃李春风话亦香。
bo zhù yǐ tóu shān qì hé, fèng gān xiān yǔ cài shāng liáng.
卜筑已投山契合,奉甘先与菜商量。
xíng biān hǎo yǔ xū tīng qǔ, qù què lái shí hòu huì cháng.
行边好语须听取,去却来时后会长。

陈著诗文推荐

心如古井不生澜,无奈形骸寄两閒。老境阳春亦风雪,危时明月自江山。琴书有旧聊相与,门户虽贫未是閒。儿女不知何世界,劝传花事已斓斑。

待食信天公,送穷戒星奴。驾言一煮字,安得三分厨。

君子当固穷,达亦岂吾病。有心事穷达,斯与天者竞。仁可以致君,止则归田咏。孔子圣之诗,善学即邹孟。

鸦带残阳入翠微,纷纷黄叶向人飞。西风不管人閒事,雁自南飞燕自归。

小小杯盘共话情,兹行聊尔过浮生。瘦吟学士如工部,楷法书来近率更。

梅山半载在城中,辜负山中月与风。老我相逢还一笑,弟兄能有几人同。

三十六风轮,清磨万古人。军兴山胜市,岁歉富齐贫。破絮身饶垢,乾粮舌费津。吾生不足问,世事入长颦。

世运空更禅,人情任覆翻。浮荣归堕甑,真味寄污尊。见客不问事,学农时踏村。兴公旧游处,长啸一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