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谢高秘书送示诗文

走笔谢高秘书送示诗文朗读

郊居近郭非寂寞,蟠竹结茅依野塘。
白屋老人谈黍稷,青云学士送文章。
藕花开后满船月,枫叶落时缘路霜。
年过三纪不称意,随分江湖作醉乡。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走笔谢高秘书送示诗文译文及注释

《走笔谢高秘书送示诗文》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郊居近郭非寂寞,
蟠竹结茅依野塘。
白屋老人谈黍稷,
青云学士送文章。

藕花开后满船月,
枫叶落时缘路霜。
年过三纪不称意,
随分江湖作醉乡。

译文:
离城近邨并不寂寞,
茅草蓬篷环野塘。
白头老人谈黍稷,
学士送文登仕堂。

荷花盛开满船上,
枫叶凋零路边霜。
年逾三纪心不遂,
任凭江湖作醉乡。

诗意和赏析:
《走笔谢高秘书送示诗文》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郊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闲适自然的追求。

诗的开头写道郊居离城近邨,表示诗人住在城市郊外的地方,并不感到寂寞。他在野外的茅草小屋旁,围绕着蟠竹,依偎在野塘旁边,享受着清静宁和的环境。

接着,诗人描绘了白头老人谈论黍稷的画面。这里的白头老人象征着岁月的经验和智慧,黍稷则代表着农田的丰收。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珍视和对老年人智慧的敬仰。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写到了一位青云学士送来的文章。青云学士是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的士人,文章则代表着文化和才华。这一描写表明诗人对学问和文化的崇尚,并展示了他受到他人的赏识和鼓励。

最后两句诗,以自然景物的变化隐喻人生的变迁。藕花盛开时,船上满是皎洁的月光,暗示着美好的时光和心境。而随着枫叶的凋零和路边的霜降,诗人感叹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幻,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稍纵即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变迁,表达了对自然、传统和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年岁增长的忧思。

走笔谢高秘书送示诗文读音参考

zǒu bǐ xiè gāo mì shū sòng shì shī wén
走笔谢高秘书送示诗文

jiāo jū jìn guō fēi jì mò, pán zhú jié máo yī yě táng.
郊居近郭非寂寞,蟠竹结茅依野塘。
bái wū lǎo rén tán shǔ jì, qīng yún xué shì sòng wén zhāng.
白屋老人谈黍稷,青云学士送文章。
ǒu huā kāi hòu mǎn chuán yuè, fēng yè luò shí yuán lù shuāng.
藕花开后满船月,枫叶落时缘路霜。
nián guò sān jì bù chēng yì, suí fēn jiāng hú zuò zuì xiāng.
年过三纪不称意,随分江湖作醉乡。

苏泂诗文推荐

人老簪花却自然,花红就不厌华颠。人间无此风流样,何止源流二百年。

雪花梅萼两婆娑,梅雪相催柰老荷。只合孤山访和靖,不应华屋比东坡。诗情可喜丝生鬓,归意犹须冰泮河。林下相寻未岑寂,木鱼能拍鸟能歌。

道义分明重,功名取次休。重来踏龙尾,犹记立螭头。行辈云霄上,家山岁月周。孰知为郡乐,未慊过都留。

为云为雨话头长,十二峰前事渺茫。尽道翠眉愁未展,不应犹忆楚襄王。

远水连山碧四围,烟波时有鹭鸶飞。馀姚江上中秋月,自买扁舟一个归。

中年一病一回觉,老大康宁知更难。只今四十已华发,未到七旬应碧山。故疆风土望莫及,前辈典刑追不还。但愿生生遇尧舜,耕田凿井泰嵩间。

相业平时既讲明,得君当国有难能。周公礼乐寥寥意,馀子随时未可憎。

六月还当月尽休,今年节令却齐头。萧萧不待听梧叶,一见银河认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