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

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朗读

访客因逢客,相携看竹来。
径从林下转,门向水边开。
高顾防惊鸟,徐行恐破苔。
故嫌溪浅落,妨我泛舟回。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访客相携惊鸟泛舟

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赵蕃创作的《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同成父弟一同拜访王亢宗,邂逅周钦止一同来看竹。我们径直从林下转弯,门户开向水边。抬头仰望,以防惊扰鸟儿;慢慢前行,免得踩碎脆弱的苔藓。可惜溪水浅得让我心生怨恨,阻碍了我划船返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访友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成父弟、王亢宗和周钦止一同游览竹林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的竹林被描绘得清晰而优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径从林下转"和"门向水边开"的描写,展示了诗人们在竹林中行走的情景,仿佛将读者带入了竹林的静谧之中。

诗中的"高顾防惊鸟,徐行恐破苔"表达了诗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们小心翼翼地行走,生怕惊扰到栖息其中的鸟儿,同时也留意着脚下的苔藓,以免破坏了这片纯净的环境。这种对自然的敏感和保护意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态观念。

然而,诗人对溪水浅的抱怨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和不满。溪水的浅度成为了划船返程的障碍,这使诗人们无法顺利地返回,留下了一丝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中,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自然的珍视。它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敏感细腻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对友情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读音参考

tóng chéng fù dì fǎng wáng kàng zōng yù zhōu qīn zhǐ tóng guò yuán tōng kàn zhú èr shǒu
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

fǎng kè yīn féng kè, xiāng xié kàn zhú lái.
访客因逢客,相携看竹来。
jìng cóng lín xià zhuǎn, mén xiàng shuǐ biān kāi.
径从林下转,门向水边开。
gāo gù fáng jīng niǎo, xú xíng kǒng pò tái.
高顾防惊鸟,徐行恐破苔。
gù xián xī qiǎn luò, fáng wǒ fàn zhōu huí.
故嫌溪浅落,妨我泛舟回。

赵蕃诗文推荐

秀植如云不可穷,长杉钜竹略相同。嗟余讵可如材者,政似飘飘秋后枫。

晏斋生理比何如,破砚今来亦已枯。珍重此君为耐久,澹然相对只清癯。

端居念朋友,多病懒书题。怀旧频搔首,看云独杖藜。鱼沉秋水阔,鸿远暮天低。直恐乖离久,相逢老少迷。

几日舟行罢作诗,直缘山水剩含辉。今朝眼界荒凉甚,却遣毫端为解围。

晓雨蒙蒙山欲空,少晴还觉练摇风。扁舟十日夫何事,只有看山不负公。

西江亭上东风客,鸥鸟重来似亦驯。买得小舟连夜发,不知肯别定留人。

重湖岳阳楼,五柳渊明里。定复有佳人,与之同徒倚。

水泛将晴雾,山行欲雨云。鸥翻随渚见,鸡近隔林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