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衮臣挽诗二首

邵衮臣挽诗二首朗读

轩冕初期咳唾收,一官白首叹淹留。
已嗟游宦骞腾晚,遽遗功名取次休。
中寿不令周甲子,遗编曾拟传春秋。
未应埋没随黄壤,定作骑鲸汗漫游。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邵衮臣挽诗二首译文及注释

《邵衮臣挽诗二首》是宋代诗人曾协的作品。这首诗以抒发作者对自己官场生涯的无奈和遗憾之情为主题。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轩冕初期咳唾收,
一官白首叹淹留。
已嗟游宦骞腾晚,
遽遗功名取次休。

中寿不令周甲子,
遗编曾拟传春秋。
未应埋没随黄壤,
定作骑鲸汗漫游。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上的遭遇和遗憾。"轩冕初期咳唾收"一句描述了作者在官场的早期,面对困难和挫折,只能默默地忍受。"一官白首叹淹留"表示作者在宦海中一事无成,白发苍苍地叹息着自己的消磨岁月。

"已嗟游宦骞腾晚,遽遗功名取次休"这两句抒发了作者对于自己官场机遇已经逝去的感慨。他感叹自己游走于宦海中的机会已经来得太晚,失去了腾飞的机遇,功名已然无望。

"中寿不令周甲子,遗编曾拟传春秋"这两句揭示了作者对于自己中年以后的失意和无望。他感慨自己的寿命不允许他在宦海上再有所作为,遗憾地提及自己曾经计划编纂的传世之作只能成为春秋时代的传说。

"未应埋没随黄壤,定作骑鲸汗漫游"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为世人所知的遗憾。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和功绩将会被黄土所掩埋,只能成为无名之辈,无法留下传世的足迹。

整首诗通过对自己官场经历的反思和遗憾,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机遇的无奈和遗憾之情。同时,也抒发出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和渴望,但最终却只能化为泡影,无法实现。诗意深沉,赋予了读者对于人生无常和宿命的思考,反映了宋代士人在官场中的困惑和无奈。

邵衮臣挽诗二首读音参考

shào gǔn chén wǎn shī èr shǒu
邵衮臣挽诗二首

xuān miǎn chū qī hāi tuò shōu, yī guān bái shǒu tàn yān liú.
轩冕初期咳唾收,一官白首叹淹留。
yǐ jiē yóu huàn qiān téng wǎn, jù yí gōng míng qǔ cì xiū.
已嗟游宦骞腾晚,遽遗功名取次休。
zhōng shòu bù lìng zhōu jiǎ zǐ, yí biān céng nǐ chuán chūn qiū.
中寿不令周甲子,遗编曾拟传春秋。
wèi yīng mái mò suí huáng rǎng, dìng zuò qí jīng hàn màn yóu.
未应埋没随黄壤,定作骑鲸汗漫游。

曾协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曾协诗文推荐

雨带好风匀净绿,云开暖日染娇黄。今年不识农家苦,总把阴晴属上苍。

曲径穿深樾,支流旁小亭。鸟将云共远,天与树俱青。水色清堪掇,风声静可听。壁间余地在,落笔记曾经。

濯濯春月柳,低映金张宅。风光到飞絮,枝头少颜色。荣华岂不好,岁晚负赏识。坚贞自中心,君看松与柏。

往年际风云,濯濯春月柳。俊气横九天,下笔蛟龙走。岁晚收其实,落落坚且久。澹然松桧质,不为霜雪朽。

坐阅荣枯鸟过空,青冥谁解指行踪。柳边初见莺调舌,树底俄惊鹿养茸。称副闲身清昼永,装添静境绿阴浓。宫桃正倚东风醉,也逐回沟出九重。

相逢此日胜平生,不厌搘筇数送迎。乐地共欣三径就,诗坛仍见一军惊。风飘柳线曾经染,雪著梅梢分外清。光景唤人无计奈,剩烦佳句破愁城。

别驾阴功草木知,一朝变化出神奇。乍惊蓂苹还同长,更羡卿云向下垂。文笔分明传异状,画图次第记当时。嘉祥创见轻千古,信宿曾看十样芝。

邂逅江干不自期,坐倾谈屑看霏霏。岂无清禁摛华地,只得名城衣锦归。惜别定知双鬓换,问诗常恨寸心违。目穷千里苍茫际,惟有樯乌向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