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智道者

送智道者朗读

胸中历历几山川,竹杖芒鞋四十年。
赤手旋为新活计,白头犹作旧因缘。
如如炒境无多事,了了真心不碍禅。
安坐高峰重点检,未须枕石伴云眠。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送智道者译文及注释

《送智道者》是宋代仲并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胸中历历几山川,
竹杖芒鞋四十年。
赤手旋为新活计,
白头犹作旧因缘。
如如炒境无多事,
了了真心不碍禅。
安坐高峰重点检,
未须枕石伴云眠。

中文译文:
心中历经了多少山川,
手持竹杖,脚踩芒鞋四十载。
曾经赤手变为新的谋生事业,
如今白发依旧承受着旧时的因缘。
安静地炒炒菜,没有太多烦恼,
心境明朗,真心不受禅宗所碍。
坐在高峰上,重重审视人生的要点,
无需枕着石头伴云归梦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智道者为送别对象,描绘了一个智者的生活境界和心路历程。诗中通过描述智道者的行走和岁月的变迁,展现了他追求智慧和修行的过程。

首先,智道者经历了多少山川,历经沧桑之后,他依然坚持以竹杖为依托,脚踏芒鞋,行走在世间。这种简朴的行走方式象征着他对尘世的超脱与安宁。

其次,智道者放下了过去的工作,选择了新的谋生方式,用赤手来从事新的活计。这表明他拥抱变化,勇于创新,并且不畏艰辛。

然而,尽管岁月已经使他白发苍苍,他仍然承受着旧时的因缘,这表明他对过去的经历与情感有着深厚的感悟和牵挂。

然后,智道者的心境如此平和,他在炒菜时没有太多烦恼,心中明了,真心不受禅宗所限制。这表明他内心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越纷扰的境界,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最后,智道者选择安坐在高峰上,审视人生的要点,重点检视自己的修行成果和人生的意义。他并不需要枕着石头伴随云归梦乡,这表明他在修行中已经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觉悟和满足。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智道者追求智慧和修行的人生旅程。通过对智道者的生活境界和内心状态的描绘,展示了智者超脱尘世的情怀和对人生深层次思考的追求,同时也呼唤着读者对于内心宁静与自在的思考。

送智道者读音参考

sòng zhì dào zhě
送智道者

xiōng zhōng lì lì jǐ shān chuān, zhú zhàng máng xié sì shí nián.
胸中历历几山川,竹杖芒鞋四十年。
chì shǒu xuán wèi xīn huó jì, bái tóu yóu zuò jiù yīn yuán.
赤手旋为新活计,白头犹作旧因缘。
rú rú chǎo jìng wú duō shì, liǎo liǎo zhēn xīn bù ài chán.
如如炒境无多事,了了真心不碍禅。
ān zuò gāo fēng zhòng diǎn jiǎn, wèi xū zhěn shí bàn yún mián.
安坐高峰重点检,未须枕石伴云眠。

仲并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仲并诗文推荐

黄花应自惜离披,欲放清香故故迟。病客高眠防不肯,剩裁好语报花知。

六管阳初复,前宵月尚圆。长庚俄梦李,崧岳故兴宣。国使新恩数,忠臣夙眷偏。节龙开远目,衣绣耸华年。日月声名起,风雷号令传。自应威动岳,曾是力回天。相国关...

相门苗裔正诜诜,长庆风流几百春。吉梦忽随秋日晓,祥光常对月华新。翰林大笔高前古,玉树诸郎霭后尘。何假捧觞勤颂祝,由来寿考属仁人。

象纬祥光动,门弧瑞气盈。小阳春在序,几望月偏明。他日三千牍,清时九万程。名因使粤重,功自备吴成。伟量溟波阔,奇词锦段呈。褒扬看唾玉,轻重倚提衡。松柏真...

士仰韩门重,身高谢傅班。文看辉北斗,人望起东山。绛灌庸奴尔,皋夔仍仲间。自天芝检下,指日衮衣还。片语鸣丹凤,群争息左蛮。时虽容下容,胜处一窥斑。

树犹如此我何堪,赖有随斋可剧谈。少日声称满中外,几年词采秀东南。诗坛欲借背城一,材馆均蒙吐哺三。每见匆匆又分去,与公交谈不须甘。

招提隐松桂,远在城一隅。我来岁云暮,天寒气象殊。寓目得佳趣,百念如涤除。及此斋时钟,箪瓢慰吾臞。丈室曦未来,香篆沈熏炉。聊施济胜具,未暇学跏趺。缓步大...

断岸留孤棹,层台耸近城。雁传他邑信,鸥背去年盟。岁片雪多思,一枝梅有情。何人在楼上,吹笛暮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