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安尉出戍至夔州

白云安尉出戍至夔州朗读

戍鼓黄云外,征夫白帝东。
风林行啸虎,雨夜飒哀鸿。
路入山光静,村含晚色空。
岚烟欺眼力,不见鹿皮翁。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白云安尉出戍至夔州译文及注释

《白云安尉出戍至夔州》是宋代冯时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云安尉出戍至夔州,
戍鼓黄云外,征夫白帝东。
风林行啸虎,雨夜飒哀鸿。
路入山光静,村含晚色空。
岚烟欺眼力,不见鹿皮翁。

中文译文:
白云中的安尉离开边防驻地到达夔州,
戍鼓声在黄色的云朵之外,征夫们向东去白帝。
风林中行走,啸声如虎,雨夜中传来凄凉的鸿鸟啼鸣。
走进山间,阳光静默,乡村里弥漫着空寂的晚色。
薄雾迷眼力,看不见鹿皮翁(地名或人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安尉(边防官员)离开戍地前往夔州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描述,展现了边疆辛劳士兵的艰难处境和他们的离别之情。

诗的开篇以戍鼓声和黄色的云朵为背景,形象地描述了军队离开戍地的场景。征夫们奔赴白帝,表达了他们为国家而战、远离家园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接着,诗人以风林行走、虎啸的方式来描绘征途的艰险和凶险,表现出士兵们强悍的气概和勇猛的精神。

随后,诗人通过雨夜和哀鸿的描写,表现出战争给士兵们带来的苦难和伤痛,传达出一种凄凉和悲壮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刻画了征途中的山间景色,以及乡村夜晚的静谧和寂寥。岚烟迷雾的画面,给人以幻境般的感觉,又增加了诗意的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不见鹿皮翁”,可能是指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无法看到熟悉的人或地方,也可以理解为离别之际,眼前景物模糊,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士兵命运的交融描写,展现了战争时期士兵的艰辛和忧伤,同时也表达了对边防军人的崇敬和敬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悲壮的情感,使读者对这些勇敢的战士心生敬佩和同情。

白云安尉出戍至夔州读音参考

bái yún ān wèi chū shù zhì kuí zhōu
白云安尉出戍至夔州

shù gǔ huáng yún wài, zhēng fū bái dì dōng.
戍鼓黄云外,征夫白帝东。
fēng lín xíng xiào hǔ, yǔ yè sà āi hóng.
风林行啸虎,雨夜飒哀鸿。
lù rù shān guāng jìng, cūn hán wǎn sè kōng.
路入山光静,村含晚色空。
lán yān qī yǎn lì, bú jiàn lù pí wēng.
岚烟欺眼力,不见鹿皮翁。

冯时行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冯时行诗文推荐

虽知仙可学,酒盏唤渊明。未遂山中隐,聊为地上行。留人垂雨意,送客走泉声。初上乘危惯,归途更不惊。

径扫风云净,炉薰山谷香。青葱环暗壁,金壁跨崇冈。小雨留归旆,飞霞落酒觞。干戈遽如许,税鞅更何妨。

公如有余暇,披衣绕风林。高吟起高兴,閒事引閒心。未种渊明柳,方鸣子贱琴。几多疏散意,矫首乱山深。

又是山寒水绿秋,年华冉冉鬓边流。一声孤雁人千里,三点寒更月半楼。宦海浮生成底事,骚人彻骨是长愁。天空地迥凄凉夜,一曲商歌一掉头。

朔风吹沙边云黄,行人堕指鸟兽僵。鹔鹴裘弊醉何有,呼吸七气成冰霜。画堂绣幕围丝管,馥馥麝烟红吐暖。贫人尺布不可缝,夜长展转牛衣短。将军领戍山上山,劲弩折...

雨余虚庑静前墀,坐到空江月上时。马嚼青刍喧夜寂,人围绿幕梦归期。一年已是逢寒食,千里谁能慰客思。留宿春城愁落寞,杏花明日更离披。

来时趁作世情游,归去凄凉遣客愁。万事世间多反复,一生此地几春秋。天寒树老叶全脱,水落岸高溪不流。行路崎岖纵难料,江湖付与一孤舟。

疏疏翠竹净江沙,远寄新诗物地夸。月径剩教添鬓雪,云溪日放长苔花。也知一决君无勇,岂是狂吟我欲赊。琴鹤今朝随小隐,诗篇明日寄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