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朗读

剥啄君来破郁陶,解包相对煮溪毛。
一坡修竹无穷意,可但灵云只见桃。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访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译文及注释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继知客人远道来访筠溪,暂留数旬后将归去,以诗偈送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客人远道而来拜访筠溪,与主人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现在客人即将离去,主人以诗偈表达了对客人的欢送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李弥逊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诗人采用了简练的语言,通过对客人访问筠溪的描写,表达了对客人的赞赏和感激之情。

首句"剥啄君来破郁陶",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客人的到来,以及他的到来给主人带来的愉悦和开心。"剥啄"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接着的"解包相对煮溪毛",描绘了主人与客人相对而坐,共同品味着筠溪的美景。"解包"暗示客人已经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与主人共同分享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下一句"一坡修竹无穷意",将注意力转向了筠溪的景色。"一坡修竹"形容了溪边茂密的竹林,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秀美。

最后一句"可但灵云只见桃",通过对云雾和桃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灵云"和"桃花"象征着美好和纯洁,也暗示了客人的离去。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客人到访和美好时光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客人的祝福和送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氛围。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读音参考

sì zhī kè yuǎn fǎng yún xī liú xún yú jiāng guī yǐ jì sòng zhī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

bāo zhuó jūn lái pò yù táo, jiě bāo xiāng duì zhǔ xī máo.
剥啄君来破郁陶,解包相对煮溪毛。
yī pō xiū zhú wú qióng yì, kě dàn líng yún zhī jiàn táo.
一坡修竹无穷意,可但灵云只见桃。

李弥逊诗文推荐

红药开时人可怜,烂云明锦破晴烟。雍容近待千花右,绰约翻阶四户前,不分柳条开白眼,直愁榆叶散青钱,我来偶落东风后,只有鲛绡处处传。

阅世端如木偶人,不须离妄始逢真。功深夜鼎三时火,候转秋河万里银。可笑侏儒空饱粟,犹怜痀偻解凝神。它时应见鞭鸾凤,老去浮藜不夜辰。

独秀声名楚水东,妙年腾达俊游中。文昌寓直风云近,神武归来猿鹤同。居士人非禅板寂,少微星暗宝函空。知心不必悲生死,欲向何方觅是翁。

男儿死尔未应悲,可惜胸中尚有奇。绝域英声喧早岁,楚庭高议补明时。壮怀自感中流楫,旧受今存岘首碑。天独不能遗上老,盖棺两鬓未全丝。

过尽长淮未见山,倦寻残梦独凭栏。风烟渐欲回春眼,不似蒋陵江上看。

品题芳事有春工,姚魏风流胜浅红。莫傍沉香亭北看,只宜卮酒对山翁。

崔嵬孔晚柏,结阴众所依。移根天衢上,曾抚日月晖。如何去大厦,却绕乌鹊飞。终当烦万牛,挽取廓庙归。郑公泽既远,何以慰调饥。公其踵前修,一洗贫士悲。

春眠不觉夜来风,桃萼犹沾未尽红。愁绝小湖山畔路,同云疏雨晚濛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