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二首

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二首朗读

颓龄知有几,谁复问行藏。
散策苍林静,抛书白昼长。
相呼山鸟聚,自浇涧花香。
此地无车马,真成物我忘。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二首译文及注释

《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二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颓龄知有几,谁复问行藏。
散策苍林静,抛书白昼长。
相呼山鸟聚,自浇涧花香。
此地无车马,真成物我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渐渐老去的感慨和对于尘世间喧嚣和物质追求的抛弃。诗人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他不再追问自己的行为和所获得的东西。他选择离开繁嚣的世界,独自散步于苍翠的林间,将书籍抛在一旁,白天漫长而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中,山中的鸟儿听到他的呼唤而聚集,溪谷中花朵的芬芳自然而然地沁入他的心田。这个地方没有车马的喧嚣,真实的自然使他忘却了身外的物质世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对比,表达了李弥逊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回归自然的向往。诗人通过选择离开尘嚣,回归大自然,与山鸟和涧花为伴,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我忘却。与此同时,他也借此反思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虚幻。诗中的苍林、山鸟、涧花等自然景物,与车马、书籍等人造物相对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纯真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于物质追求和外在世界的抛弃的决心。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变化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它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于自然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转变和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对于真实自然的渴望。

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二首读音参考

cì yùn sū cuì zhī fā gàn jiàn zèng èr shǒu
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二首

tuí líng zhī yǒu jǐ, shuí fù wèn xíng cáng.
颓龄知有几,谁复问行藏。
sàn cè cāng lín jìng, pāo shū bái zhòu zhǎng.
散策苍林静,抛书白昼长。
xiāng hū shān niǎo jù, zì jiāo jiàn huā xiāng.
相呼山鸟聚,自浇涧花香。
cǐ dì wú chē mǎ, zhēn chéng wù wǒ wàng.
此地无车马,真成物我忘。

李弥逊诗文推荐

红药开时人可怜,烂云明锦破晴烟。雍容近待千花右,绰约翻阶四户前,不分柳条开白眼,直愁榆叶散青钱,我来偶落东风后,只有鲛绡处处传。

阅世端如木偶人,不须离妄始逢真。功深夜鼎三时火,候转秋河万里银。可笑侏儒空饱粟,犹怜痀偻解凝神。它时应见鞭鸾凤,老去浮藜不夜辰。

独秀声名楚水东,妙年腾达俊游中。文昌寓直风云近,神武归来猿鹤同。居士人非禅板寂,少微星暗宝函空。知心不必悲生死,欲向何方觅是翁。

男儿死尔未应悲,可惜胸中尚有奇。绝域英声喧早岁,楚庭高议补明时。壮怀自感中流楫,旧受今存岘首碑。天独不能遗上老,盖棺两鬓未全丝。

过尽长淮未见山,倦寻残梦独凭栏。风烟渐欲回春眼,不似蒋陵江上看。

品题芳事有春工,姚魏风流胜浅红。莫傍沉香亭北看,只宜卮酒对山翁。

崔嵬孔晚柏,结阴众所依。移根天衢上,曾抚日月晖。如何去大厦,却绕乌鹊飞。终当烦万牛,挽取廓庙归。郑公泽既远,何以慰调饥。公其踵前修,一洗贫士悲。

春眠不觉夜来风,桃萼犹沾未尽红。愁绝小湖山畔路,同云疏雨晚濛濛。